近日,江苏省南京博物院和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在张家港联合召开东山村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
位于张家港市东山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群,为我国首次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大墓。这项考古成就填补了崧泽文化时期没有高等级大墓的空白,出土文物是目前我国研究古代社会分化出现的最早实例,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该遗址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中位居首位。
东山村遗址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街道办事处东山村内,东距张家港市区18公里,北离长江约2公里。遗址西边为香山,遗址坐落在香山东脊向东延伸的坡地上。
1989年当地镇政府建房时发现该遗址,之后由苏州博物馆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进行了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为170平方米,主要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的文化层堆积以及若干房址和墓葬。1995年,东山村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所处地势较高,近几年来,随着小区开发日益高涨,周围民居林立,已经对遗址构成了严重威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张家港市文广局、张家港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参加,分别于2008年7月至11月和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前后两次对东山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通过对遗址现状的仔细勘查和钻探,遗址的整体平面近圆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的中心区域位于遗址的中部偏北,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在累计发掘的2000多平方米遗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数百件,主要发现了马家浜时期与崧泽时期的墓葬、房址。从发掘情况看,在崧泽文化时期,遗址的东部主要是小型墓葬;遗址中部为建筑区,发现崧泽文化时期的房址5座;遗址的西部主要是大型墓葬。如此明确地出现墓葬按等级分区的礼仪规制,证明在5800年前后,当地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这为研究长江下游社会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墓葬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是此次考古给人们的一个巨大惊喜。编号为M90的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崧泽文化墓葬中最多的一座,共有56件器物,包括5件大型石钺、 2件大型石锛、 19件玉器。而其他每座大墓内的玉器数量都在10件以上,随葬玉器种类非常丰富:有璜、瑗、钺、镯、玦、环、管、珠、坠、凿等,另外还出现了一些国内首次发现的新造型玉器,如M92墓中的锥形玉饰、M93墓中的钥匙状玉饰和“G”形玉饰、M96墓中的鱼形玉饰等。
目前,野外考古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南京博物院也在会同各方,开展“东山村遗址公园规划”的制定工作。
近年来,张家港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除东山村遗址入选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外,位于该市的古泗浦遗址入选了“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09年,张家港还公布了该市6处文物保护单位、首批8处控制保护古建筑和首批12处革命纪念地。(江苏省苏州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