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2010年)11月开始,考古人员来到临清市戴湾河隈张庄村东南的麦田里,开始进行考古发掘。这片麦田位于古运河北岸,绿油油的麦田下到底藏有什么宝贝呢?
当考古人员挖到几十厘米深时,一座座残存的古代“官窑”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官窑”正是烧制贡砖的地方。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是为临清贡砖。在天坛、地坛、王府,甚至明清两朝帝陵、长城等古代建筑上,“临清”字样不断被人们发现。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也因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隈张庄的贡砖古窑也随之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考古发掘让神秘的贡砖“官窑”首次以实物形式亮相,引起考古界轰动。
17座“官窑”亮相数百块“贡砖”出土
高明奎是这次发掘贡砖“官窑”工作的领队,13日上午,记者来到河隈张庄时,他正与工人们整理刚发掘出的贡砖。
这个发掘场地就在运河岸边,在十几个探坑下,是残存的贡砖官窑。高明奎说,从去年11月开始,他就带领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通过发掘,发现了17座古代窑址,而这17座窑址年代从明朝一直到清朝末期。
虽然17座贡砖官窑建造年代不同,但形制基本一样。并且在古窑中发掘出数百块贡砖,每块贡砖上都印着烧造年号和窑户。
据推测,如此规模的古窑场附近应该还建有专门装运贡砖的码头。但由于运河河道废弃多年,古窑码头并没有在这次发掘中被发现。
诸多谜团一一解开
文献记载,明清两代,从今临清城区西南15公里的东、西吊马桥到东、西白塔窑,再到临清城区东北部的张家窑,最后延续到临清城区东南部的河隈张庄,“官窑”延续总长30多公里。有些窑分布十分稠密,如东、西吊马桥到东、西白塔窑,不到10公里的运河长度,有窑72座。此外,东、西白塔窑有窑48座,张家窑和河隈张庄有窑72座,共计192座。而《临清州志》记载的古窑有6座,“东曰孟守科,在二十里铺,清平界内。南曰张泽、曰畅道,地名白塔窑。西南曰刘成恩,在吊马桥。迤东北曰周循鲁、曰张有德,地名张家窑。”
令考古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在这次发掘中发现了文献中的“孟守科”窑址,而且古窑保存基本完好,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官窑”,烧造的贡砖质量在众多“官窑”中也是赫赫有名。
在临清博物馆里现存的贡砖中,唯独缺少明朝天启年间的制品。为此,临清在明朝天启年间是否烧制过贡砖一直是一个摆在考古人员面前的“谜”。在这次发掘中,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明朝天启年间的贡砖。
高明奎说,在没有发掘这些古窑之前,考古界一直认为,临清贡砖“官窑”都是形似马蹄、高达七八米的“马蹄窑”,而这次发掘推翻了以前的“马蹄窑”定论。目前发掘的17座古窑都是长方形的古窑形制,并没有发现“马蹄窑”。这些古窑一般都建有券顶窑门、火堂、窑室和烟囱,每个古窑都有三个烟囱。
在发掘的17座古窑中,大部分被破坏过,只有一座古窑保存相当完好。这座古窑用“贡砖”建造,窑门、火堂、窑室、烟囱通道保存完好。高明奎说,发掘之前,人们一直在推测着古窑的形制,但没有人清楚古窑到底是什么模样,这座保存完好的古窑解开了这个谜团。
这是临清贡砖“官窑”的历史样本
1957年定陵发掘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曾在发掘现场看到建陵用青砖上有“临清”字样,历经500多年历史的临清贡砖印记清晰,不蚀不碱,声有铜音,这让郭沫若和郑振铎赞叹不已。
高明奎说,临清砖的烧制始于汉代,时因其规模较小,不为世人所瞩目。临清大规模烧制贡砖始于明永乐初,清代末年停烧,前后历时达500年之久。明清时期,临清贡砖窑场主要集中在漳卫河两岸和运河两岸。由朝廷设立在临清的“工部营缮分司”统一管理。只是这些古窑在明朝时都是“官窑”,到清朝时大部分变为“官督民办”。
临清古窑烧制的“贡砖”规格为48厘米×24厘米×12厘米,重近50斤,主要用于古建筑的墙体。临清砖之所以经久不衰,并成为明清时代的贡砖,是因为临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细腻,富含铁质,用被称为“莲花土”的土烧制的砖,异常坚硬。1992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用现代科学仪器回弹仪测试,合格的临清贡砖比石头还硬。
此外,为保证砖的质量,明清两代的临清砖窑,都有一套与烧制陶器的备泥技术差不多的技术操作规程。烧砖用土,过完大筛子,还要过一遍小筛子,然后再像滤石灰一样,将土用水过滤。滤满一池,待泥沉淀后,再从滤池中将泥取出,用脚反复踩匀,然后用来脱制砖坯。
运河发达的漕运,在明清时代为临清砖成为贡砖插上了翅膀,临清砖顺河北上,筑造起了气势恢宏的北京古城。
高明奎认为,临清古窑的发掘揭开了贡砖“官窑”的形制,这是目前发掘最早的第一手实物研究资料,特别是保存完好的古窑,成为临清贡砖“官窑”的第一个历史样本。
推荐阅读:
河源22处文物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把人文苏州的智造力传播出去
家中风水十大化煞宝物的用法
李根源隐居山野间的独特“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