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3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内陆水域,蕴含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经过20多年,尤其是近5年的发展,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步入全面发展新时期。
2009年5月18日,世界第一座遗址类水下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标志着原址保护的重要性在中国开始得到充分重视。LED深水照明技术、水下实时CCD摄像观察技术让深入水下廊道观众惊叹“水下碑林”的神奇,体会到“无压容器”等方案所展示的科技力量。
2007年12月,“南海1号”沉船整体打捞、整体搬迁、异地清理的“奇思异想”变成现实,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沉船入住现代“水晶宫”,这标志着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巨大进步,以及保护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记者日前随中央媒体采访团在“南海1号”第二次试掘现场了解,考古工作者用封闭式硬探方、平面垂直摄影结合AUTOCAD描图等新糅合新科技的手法有效解决了考古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
近年来,中国水下文化遗产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保护对象日益复杂多样,已经由沉船及船载文物,扩展到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海防和海战遗迹、古港口、造船厂、沿海盐业遗址等多种类型;工作内容从单纯的水下考古,扩展到出水文物保护、巡查监护、执法管理、学术科研等多个领域,工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已从单纯水下抢救性考古发掘,发展到全方位的水下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
2010年底,中国与肯尼亚联合实施的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水下考古开始走出国门。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技术、人员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有了极大进步,工作水域已经逐步拓展到南海和西沙等远海海域。中国和肯尼亚两国合作考古项目的正式启动,意义非凡。
推荐阅读:
地球之巅——定日绒布寺
周家山防倭烽火台
唐代花鸟菱花镜(图)
名人墓留住苏州文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