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日期:2015-09-07     浏览:78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朱宇鲲  日期:2013-3-5

百年四合院风骨犹存

百年四合院风骨犹存

    “这座百年四合院不能拆,是村上的文物啊!”2月27日上午9时,榆中县博物馆接到来紫堡乡方家泉村村民的热线电话。

    榆中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陈邦文倍感焦虑,他召集文物管理人员迅速赶赴来紫堡乡方家泉村。

    陈邦文到了方家泉村才明白,原来早在2008年9月,榆中县来紫堡乡方家泉村有近30户人家因附近的修路工程被列入拆迁范围,这座百岁老宅也在拆迁范围之内。

    “你们看,铁路已经修过来了,四合院马上就要被拆了。”村民方国强说。顺着方国强手指的方向望去,记者看到隧道口距离四合院仅300米距离,拆迁迫在眉睫。

    在这座百年的四合院里,陈邦文说:“做了十几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这样的前廊设计我还是头一回见。”他一边丈量四合院的尺寸,一边用相机把每个角落拍了下来。

    大约一个小时后,鉴定结果出来了。“通过对院落整体布局、砖雕、木雕等重点部位的查看,可以初步认定,这座四合院始建于民国初年,后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陈邦文说。

    据工作人员初步测算,四合院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依建筑规模和品味看,称得上当时的深宅大院。

    四易其主老合院演绎传奇

    四合院坐南朝北,一进两院,外观规矩,中线对称,后院为五堂五厦式。堂屋和厦房均有前廊檐,大门、照壁、墙肘、屋脊上有精美的砖雕壁画,大门楼为悬山顶砖木结构,气势宏伟,木料粗大,尽管废弃多年,老宅的阔气依然不减当年。

    今年74岁的周泽生回忆说,这座百年四合院为民国初年甘肃省参议员张进三为自己建造的公馆,后几经转手给当地绅士乔松林。据榆中县委党史办主任周学海介绍,甘肃省革命先驱张一悟曾在这里避难两个月之久。

    上世纪三十年代,乔氏家道中落,无奈将房产划至火家名下。火氏子孙在这个院落里生活了70多年,四合院也随主人姓,人称“火家公馆”。直到上世纪末,这里已经变成十几户人家混居的“大杂院”。再后来,由于四合院缺乏自来水、天然气等设施,住户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大都分都搬走了。

    何去何从面临两难抉择

    据榆中县博物馆提供的数据显示,榆中境内现有明清四合院50套,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青城和金崖两个乡镇,在和平、来紫堡一带分布较少。“火家公馆”是该地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

    榆中县博物馆负责人称,这座百年四合院对研究当地的社会发展、民俗文化和历史沿革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同时还具有党史研究价值。今年,这座百年四合院有望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即使我们一时没有足够的条件保护它,异地重建是最佳保护方案。”文物保护人士建议。

    据介绍,新建一座四合院,每平方米的造价约为2000元,而重建“修旧如旧”的成本则是新建的3倍。也就是说,将一座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拆卸后,异地重建的成本高达300万元。

    百年四合院最终将何去何从,在修建铁路和保护文物的两难抉择中,各方正在积极商讨中。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下一篇: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