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2日 07:49 来源:南方日报
一大旗头村应该算是三水最出名的村落了。据《三水县志》记载,大旗头村始建于明朝,历代重文,曾出过6个状元,而现存的古建筑群,是清朝光绪年间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统一规划建造的。
相传郑绍忠虽官至水师提督,却从未读过书,加上村中重文的传统,使其对后代“读书做官”抱有很高的期望,这一想法在大旗头古村落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村落的入口部分是一个半亩的鱼塘,为“墨”,塘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形如印。加上池塘边的晒坝、大地等,共同组成了一个较为显眼的“笔、墨、纸、砚”齐全的景观。
二在鱼塘的左侧,便是全国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大旗头村古建筑群了,其核心区共49间,由郑绍忠统一规划设计并一次性建造完成,在防洪、防卫方面构思独到。相传民国4年,洪水泛滥,大旗头村被淹,但大水退后,古建筑群并未受损。
这得益于先进的排涝系统。49间房屋座西向东,像梳子一样排列成行,建于人工垫高的台地上,地基由后向前形成一个极缓的坡度。古建筑群在修建之初便使用暗渠泄流,每逢暴雨,雨水便沿着屋檐落在天井小巷,自渗井由高向低泄入暗渠,最后排进村前池塘。是以古村修建百余年,即便在暴雨时节,也从未发生过积水浸村的事件。
三走进大旗头古建筑群的巷道,满眼的青砖石板“鳌鱼墙”。根据南方气候特点,古建筑群的南面比较开放、北面则比较封闭,巷道两边的住宅大部分是“三间两廊”式布置,只有少数的几件为“五间两廊”式,天井两侧一般是厨房和行廊,正房三间,正中为厅堂,被木屏风分割成前后两个部分,屏风前放置神龛,供奉祖先。
这些房屋很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窗户都极小,呈长条形,部分嵌有铁条,且无一例外地都开在离地两米以上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使屋内采光不足,在当时却是保命的必须。
原来当时三水的匪患比较严重,而大旗头周边地势又较为平坦,无险可守,因此大旗头村在建造之初就在防卫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整体呈自西向东逐层防御的格局,巷子的西端是封闭的,东端则修有门楼。从现存的痕迹来看,原来门楼上装有铁闸,遇到土匪打劫,村民便将铁闸关上,整条巷子和房子就会形成闭合的防御系统,而且建筑群内部还有第二层的门楼和闸门,一旦巷子西段的第一道防线被敌人攻破,将第二层的闸门落下,东段的巷子立即可以形成新的封闭防御系统。
而群落内所有房屋的墙体都是两侧青砖,中间夹着麻石板和铁板,不仅防匪防盗效果显著,在防火上也颇有成效。大门虽然是木板做成,但是非常厚实,且装有成人手臂粗的趟门。房屋侧面一般不开窗,即使有也很小,且位置很高。在前排房和后排房之间砌着高高的砖墙,上面留有射击口。
四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说的49间屋只是大旗头古村的核心部分,在核心区的外围,还有许多同时期甚至历史更悠久的古屋。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郑绍忠曾是反清农民军的一员,后降清。当时郑绍忠官至水师提督,回乡修建房屋请族人居住之时,仍有许多村人认为郑是靠降清卖友发达起来的,拒绝迁入。
时至今日,郑氏宗族的后人已繁衍至第九代了,而因古建筑群内部道路狭窄,户型建筑不符合当代需求等原因,村人已陆续搬迁出来,在古建筑群外围建起了新房。这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已成为一座空城。未来如何继续保护好这一历史遗产,将是政府和民间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