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消息:影视明星成龙宣布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徽派筑捐给新加坡一所高校的新闻,为国内徽派建筑保护敲响了警钟。徽派建筑的价值正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有一个共识是,保护徽派建筑,不仅仅要延续它们的寿命,还要留存与之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徽派建筑的“桃花源”
与安徽省查济村相似的古村落曾如繁星般密布在古徽州地界,如今却在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历经劫难仍然完整存留下来的查济村,成为了徽派建筑的“桃花源”。
“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卧居于黄山北部山谷中的查济村,正是依照这样的古训建造起来的。村中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翘角飞檐连成一片,房屋间有街巷相通,三条小溪逶迤着穿村而流,横架于溪流上的石桥藤萝缠绕。令村民们骄傲的是,这些建筑都是由祖先手工劳作而成,历史均已超过百年。
即使是查济村,这座安徽省屈指可数的保留着完整徽派建筑风貌的古村落,如今也破落了。查济村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吴金生回忆:“村里有8座牌坊,‘破四旧’时都用绳子拉倒了;庙宇里的菩萨被拿出来烧光;许多石雕、木雕和砖雕都被凿子凿平;50多座祠堂拆的拆、倒的倒,如今只剩下4座。”
事实上,自然对古建筑的侵蚀程度也不容小觑。冰雪、雨水、白蚁都是这些老房子的天敌,若不能得到精心,这些木结构建筑的倒塌速度快得惊人。
将这些古建筑从“天灾”和“人祸”中抢救下来的,正是查济村的村民。最初,古村旅游采取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乡政府成立了景区管委会,成为了查济村旅游的管理者。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可行之路。旅游开发15年来,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倍,有能力定期翻修和维护自己的民居。
诸多机缘,使民风淳朴的查济村在历经劫难后仍然完整地存留了下来,为后世提供了一份徽派古建筑群的文化样本。
隐秘的流失
早些年,保护政策尚不完善时,大量古建筑通过民间买卖从原生地流失。
历史仿佛在这片山区分为两条支线各自前进:当查济村的村民们与时间争夺着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时,1公里外的包合村村民却只能无奈地目睹徽派建筑一点点流失。那里有个古建筑的交易场所:斗拱、石杵、砖雕、木料……徽派建筑的零件就堆在露天的仓库里,以隐秘的方式流向全国各地。
流失从上世纪中叶就开始了,最先是祠堂、庙宇这些公共财产。吴金生说:“村里的房子倒了,有人在废墟里扒拉出来完整的砖头、木料,用很便宜的价格拉走。”25年来,民间收藏家秦同千将数百栋几近倾倒、准备拆除的旧宅“抢救性收购”,并进行迁置、修缮和重建。
好在,这些年来,随着古建筑的价值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秦同千不再孤独,他也结识了许多收藏老建筑的同行者。也有人从中嗅出了商机,土生土长的泾县人肖军(化名),从2005年开始做古建筑买卖。
黄山市文物局局长胡荣荪承认,民间买卖在客观上保护了古建筑。“早些年政策尚不完善时,流失建筑的比例大约是千分之几,和原地倒塌的比起来算是极少数了。”尽管对易地保护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但是,从10年前起,黄山市就对古建筑迁移进行严格限制,因为“一旦撤离原址,其去向就难以控制,与建筑共生的文化也容易随之流失”。
困难重重的保护
若要将徽州地区尚存的民居“一网打尽”地保护起来,资金缺口可能超过百亿元。在少有工业支持的皖南地区,政府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支撑古建筑保护的巨额费用。
徽州商帮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数据显示,在现存徽派建筑最集中的安徽省黄山市,共有不可移动的文物8032处。其中,古民居7157幢。
2009年,黄山市开展了一项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百村千幢”。这不仅是政府首次由点入面,将保护范围从零星的名胜古迹扩大到普通民居,它还采用了一种颠覆传统的保护方式——将徽派建筑“市场化”。
“百村千幢”工程计划总投入60亿元,对黄山地区101个古村落、1065幢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这项工程计划在2014年完成验收,届时,“黄山地区的百座村庄、千栋民居将得到全面维修,恢复徽派建筑的整体风貌”。
胡荣荪说,这种新兴的保护方式被称为“活态开发”,也是向国外取经得来的。“我们的共识是,一定要改变过去‘维修-关门-再维修’的方式,把古建筑利用起来,倡导人们在古村中开酒吧、客栈和乡村会所,带动旅游、提升效益,将古建筑保护带上良性道路。”不过,即使是这项“飞跃性”的工程也不可能涵盖徽州地区所有的古村落。那些建筑,连同与之相连的历史和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倒塌、消亡。
故乡应犹在
在众多徽派建筑的民间保护者中,清代篆刻大家巴慰祖的嫡系后裔巴雨投入的资金、保护的规模都算不上最大,但歙县文物保护局长王国辉依然愿意将他看成一个“在这条道路上最纯粹、最执著、走得最远的人”。
1998年,巴雨从亲戚们手中买下祖宅。同一年,他开始着手修建老房子,并将其改造成私人博物馆。
“这座宅子似是通达人情。”巴雨说。他不仅掘出了祖先埋在池底的印章,还在阁楼中找到了几十卷百年未见天日的古画,而家中亲戚吃饭垫桌的一块木板,翻过来后发现竟是乾隆皇帝赐予巴慰祖的“星璨南天”匾额。如今,巴慰祖博物馆中的展品,隐然有当年“究极精美、罗列左右、入室粲然”的规模。
然而,这个巴氏后人已经老了,他用“筋疲力尽”来形容自己的现状:“为了这个博物馆,我几乎将一生的积蓄耗费殆尽,最困难的时候,我把自己在珠海的房子也卖掉了。”
现在,巴雨的小姨子胡明玉将成为这座价值数千万元的博物馆的新主人,并同时承担起每年十几万元的维护、管理费用。
卸去重任的巴雨,终于可以过上自在的晚年生活。在皖南暮春的细雨中,他穷尽毕生积蓄保护的这栋祖宅,泛出温润而古老的气息。正如巴雨所说,人类不计代价地守护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希望不管走得多远,在我们身后,故乡永远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