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内的石雕像栩栩如生
东西双塔在龙华寺两侧隔空相望
“国保”评审似乎特别“偏爱”莆田古塔,此前已有释迦文佛塔、天中万寿塔、无尘塔,此次又添龙华双塔。纵观全市11处“国保”,古塔数量已超三分之一。龙华双塔是龙华寺里的建筑,但这座创建于隋唐的千年古刹却是因这对建于北宋年间的古塔而闻名。
为母祝寿北宋人建双塔
龙华寺的慧师傅告诉记者,龙华双塔比寺迟建,却是龙华寺的重要象征和文物。《龙华寺志》记载,北宋大观年间,邑人郭勇为母亲庆祝七十大寿,捐建东塔,并许愿他的母亲八十寿庆时再建西塔。十年后,郭母八十大寿,郭勇再捐建西塔,这对石塔合称龙华双塔。
从远处看,东塔和西塔在大雄宝殿前凌空对峙。两座古塔外观和结构一样,都是五层的八角塔。走近观察,两座塔都由8根粗大的石柱从底座撑起,塔身由一块块古老的鹅卵石和不规则石块砌成。底层东西两侧塔壁各有两尊栩栩如生的石雕将军护门。
慧师傅说,从外观看两座古塔一模一样,但其实它们有不同之处。东塔的塔埕占地面积52平方米,底座直径328厘米,座高24厘米。而西塔塔埕占地面积66平方米,底座直径892厘米,座高10厘米。
历经劫难双塔岿然不倒
龙华双塔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谁能想到,这两座巍然耸立的古塔曾经差点毁于一旦。史料记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侵犯兴化,寺院僧尼皆逃散,龙华寺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倭寇准备了锄、揪、锤、斧等工具,要把双塔砸倒,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弄不倒双塔,只好撤退。至万历年间(1573—1588年),仙游县令周铎敦请僧正禄主持龙华寺重建。龙华双塔底层因被倭寇焚烧,呈现黑色,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
龙华双塔为何难以摧毁?记者了解到,双塔地下基础至少有塔基的三倍。因所处地平坦坚实,地质均匀,基础深而坚硬,宽大又牢固。做工精细,砌筑材料粘结紧密,石块斜扎,主体上下连接整体性强,上轻下重、重心低下。整座塔稳定性强,所以能经受千灾万难而不毁。
奇绝古建游客络绎不绝
慧师傅告诉记者,这两座都是空心古塔,各层都有石台阶,沿着塔檐回廊,可以直达塔顶。以前这两座古塔是周围最高的建筑物,许多人都登上古塔观光,风景一览无遗。
“曾经有一位在寺里造佛像的师傅在塔上乘凉,不小心从5层掉下来,只嗑掉几颗牙,捡回了一条命。当地的老人说,以前还有一个人从3层掉下来,也是有惊无险。”慧师傅说,石塔没有护栏,又发生过两次事故,为安全起见,后来就把进塔的门洞封住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游客前来参观,每年都有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还有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
记者从莆田市文管办了解到,龙华双塔是仿中国传统木楼阁式结构,造型在古建筑史上可称奇绝。它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早建近百年,比莆田释迦文佛塔早建36年,是福建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石塔。塔身雕刻的力士和将军面部表情生动,是研究宋代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形式不可多得的实物。古塔在清代重修,塔身结构混合了宋代和清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两个朝代建筑形式和风格差异的实物见证。
莆田·国保档案
国保:龙华双塔
地址: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前东西两侧
特点: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早建近百年,比莆田另一“国保”释迦文佛塔早建36年。福建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石塔,为研究东南沿海一带古塔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