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日期:2015-09-07     浏览:81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千古名刹华严寺 如今恢弘展新颜

2015-05-31 
千古名刹华严寺
如今恢弘展新颜

编者按 从北京驱车400公里,便来到佛教华严宗名刹位于山西大同市的华严寺。随着市政府《关于华严寺周边稻米店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拆迁征地通告》的一声令下,2009年终华严寺周边的民用建筑拆迁完毕,华严寺整体风貌得以充分展现。如今修葺一新的华严寺,傲立城中,迎接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客和众多佛教僧众的顶礼膜拜。
这座著名的辽金古刹创建于辽代清宁八年,距今已千年历史,从明朝中期开始,分成了上、下两座寺院,分别以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为主体结构建筑,两座寺院自成格局,建筑风格古朴严谨。

图一 华严寺及街景


曾经的华严寺是皇室宗庙,地位显赫,几经战乱,屡遭破坏。虽然多次重建,依然千疮百孔。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修缮一新的华严寺在过去的基础上有哪些继承和发扬吧。
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大雄宝殿殿内结构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活动。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乾楼而作,是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二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大殿即大雄宝殿,为上寺主殿,金代天眷三年即1140年重修,保存辽代特点较多。大殿面阔九间,长53.90米,进深五间即十椽,宽27.50米,单檐庑殿顶,建在前有月台的高台上,是现存元代以前建筑中最大一座单体建筑。外观檐口曲线挺括,随构件的生起呈有弹性的曲线,起翘不明显,屋顶坡度较平缓,保存较多辽代风格。正脊上琉璃鸱尾高约4.5米,为金代遗物。大殿内五尊主像为明代作品。四壁有清代后期壁画,面积之大,颇为罕见。
此次大雄宝殿的修缮工作,是依据王安石编纂的《营造法式》记载,采用“十架椽屋前后三椽乳栿用四柱”的做法。据北京天泓博古建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増会先生介绍:“建筑结构特征是内外柱等高,殿顶铺作层的平面因梁与柱相交形成多种类型的‘槽’,梁架采用天花分成明和草两部分,草栿在上用于承载房顶的重量。”
石增会先生介绍,大雄宝殿内梁架构件形体整洁,样式端庄,驼峰、斗拱、耍头卷瓣等,轮廓秀美,制作精致,一丝不苟,平梁下和攀间坊上的小斗具备散斗贴耳的特征,完全是装饰。梁架间缝结构,随着当心5间前槽金柱的减少和移位,梁架结构则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既美观又坚固。
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建筑,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自成一个单独院落。

图三 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为下寺主殿,建于1038年。薄伽意为世尊,教藏或称经藏,即贮藏佛经的书库。佛寺建经藏始于唐代,此殿则是现存最早的经藏之处。殿面阔五间,长25.65米,进深四间八椽,宽18.46米,建在砖砌高台上,前有突出的月台。
殿正面三间各装六扇格子门,上覆单檐歇山顶。外观是典型的辽代建筑风格。屋顶结构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层相似。大殿平面因结构分为内外槽。内槽设凹形佛坛,上有33尊佛和菩萨像,是辽塑的精品,三尊坐佛顶上各有斗八藻井。外槽沿外壁排列重楼式壁藏。壁藏共38间,分上下两层。佛龛和行廊高下起伏,翼角错落,表现中国木构建筑玲珑之美。
小殿藏在殿内,保存完好,可视为辽代建筑的精确模型,对研究辽代建筑风格和细部做法有重要价值。此殿构架用材为24×17厘米,高10.5厘米,约当《营造法式》规定的三等材。此次修缮薄伽教藏殿,依然沿用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的建筑结构特征。殿身用五铺作出双抄华栱,梁架折平缓,檐柱升起显蓍,出檐深远。
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最大限度的保留和体现唐代建筑的遗韵,可以说这次的修缮工作是我国辽代殿堂建筑优秀遗构修复中的翘楚。

图四 薄伽教藏殿内彩塑


因长期致力于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石增会先生感慨地说:“干了这么多年的古建修复生意,总结出了一点感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建筑在政治、文化、经济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佛教兴盛制度又反过来决定了佛教建筑的发展状况,使得佛教建筑在不同朝代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方面表现出各个朝代的特点。”
大殿周边低矮的房屋与城区高大恢弘的现代建筑比起来,在舒适性上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缺陷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的修缮与保养来弥补。2008年,大同市政府在修缮华严寺的工程中,将寺庙周围的低矮棚屋拆除,这一被视作城市发展必然之举的行为得到很多当地百姓的支持。

图五 薄伽教藏殿内藻井和彩画


“山西的古建筑不但为研究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料和人文景观。”石副会长如是说
(石増会先生,担任中国古建筑学会副会长职务,是北京天泓博古建装饰工程公司董事长,长期经营古建筑修缮和维护工作,是已故古建泰斗罗哲文先生的弟子,为中国古建筑修缮与保护,忙活了大半辈子。)
(编辑整理 中国古建筑学会)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下一篇: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