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超6万件宋代瓷器重见天光

日期:2015-08-23     浏览:124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南海一号”超6万件宋代瓷器重见天光

    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2000年,考古部门对“南海一号”正式展开调查。2002年已打捞出文物400多件。接着,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立,2007年,“南海一号”打捞正在展开。     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     这究竟是一艘怎样的沉船,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谁拥有这些珍宝,又打算运往何方,“南海一号”还有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工程进展顺利

下一篇:地下文物 挖出4000余件套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