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因唐代太平公主而得名?●石碑上的刻字与尹志平有关?●吕洞宾曾现身玉皇阁并留字?
平遥清虚观,始建于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原名太平观,1300多年来,屡经修缮,现存为三进院落,依中轴线建有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宫、玉皇殿等主要建筑。观内还遗存宋、元、明、清,碑碣30余通,是研究道教史迹和书法艺术的珍品。
清虚观现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驻地,由于历史久远,观内原有道教偶像多已不存。1998年开始,现存殿堂逐步被开辟为平遥县博物馆展室,收集展出了平遥从远古洪荒时代开始的各代文物珍品,向世人展示着平遥古城的独特魅力。
2006年5月25日,清虚观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皇家道观 千年古迹
从古城墙下东门步行进入平遥古城,沿大街向西步行不足百米,路北赭红色围墙中间镶建一座精致的清式木构牌楼,匾额上题写“清虚仙迹”,这便是门牌为平遥县东大街109号的“清虚观”。
清虚观是平遥境内最大的道观,现有书面记载表明:其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为清虚观,元初改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宫”,清代时复称清虚观至今。
来到清虚观,穿过牌楼,是一座简朴的山门,道教中山门象征三界,进入山门,便意味着跳出了三界,不再受世俗的烦恼,可以“清净、无为”的修炼了。
过山门,一座巍峨的大殿即在眼前,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殿顶由灰瓦和琉璃瓦相间而成,清丽而不俗气,檐下挂有“太平兴国观”的大题匾,整座大殿雄浑古朴,殿下塑有道教的四方神之青龙、白虎二神彩像,取名龙虎殿。
4月23日,按照事先约定,平遥县道教协会会长郝新喜来到了清虚观,向记者讲述了他研究中发现的一些新的提法。当地有关部门曾在观内龙虎殿东面发现一块石碑,这对清虚观的始建年代有了进一步证据。郝新喜说,发现时,石碑已经严重风化,但有一行文字却依稀可辨,原文为:“……高宗遗制之所建以志太平之初……故取名太平观……”
从这些文字可以判断出,清虚观依唐高宗李治的遗诏而修建,而李治是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所以清虚观始建年代不应早于683年,而是在他去世的弘道元年(683年)修建,距今整整1330年。文字中还可以大致判断出取名太平观的原因,即与太平公主有关。
先帝遗诏修建,观名因公主而得,这些正好印证了后来明代成化版《山西通史》,平遥太平观初为唐代皇家道观的记载。由此看来,平遥清虚观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地位崇高。
悬梁吊柱 元代彩塑
清虚观的不少建筑,巧夺天工,极具特色。这一点,从龙虎殿的建构即可见一斑。
龙虎殿的营造采用了相当奇特的“悬梁吊柱”的特殊技法,大殿梁架四角放在第二层井口枋上,置抹角梁,用来承托平梁和老角梁的后尾。
表面上看去,屋顶的重量似乎是压在了无根无基的吊柱上,其实在龙虎殿梁架的角落,从墙内伸出一根角梁,角梁的后尾支撑在斜放着的平梁上,形成挑出的悬梁式样,而它的后尾则直接穿过吊柱。于是吊柱承载的屋顶重量通过角梁的后尾传给了斜放的平梁,再由平梁的两端经过山墙和檐廊的梁枋构件传到立柱上,最后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给了地面。这种建造手法扩大了殿内的立柱,扩大了使用空间,在国内现存古代建筑中,可谓是吉光片羽,堪称建筑界之奇葩。
殿下正面的青龙、白虎彩塑,为坐姿像,其骨骼雄健、神态勇猛、手持兵器、相貌威严。身后壁上,还塑有青龙、白虎形象,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让人感觉其如果站起来,气势更是超乎想象。两尊塑像面部圆润,衣纹厚重,色彩艳丽,雕塑武士所讲究的“三位一体”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分别采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悬雕的手法而成。经考证,两尊塑像为元末明初所塑,为我国元代彩塑罕见的存世作品,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
龙虎殿后是第二进院子,院子的东厢房墙壁上镶嵌有一块石碑,石碑不大,但相当光滑,上刻“尹志平”三字,相传为尹志平亲书。提到尹志平,看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武侠小说、电视剧的人们,一定对他颇有微词。他是丘处机派去蒙古通信的那个小道士,从那时就可以看出尹志平不是什么大气的人,当时挺瞧不起郭靖,后来的几次出场也是硬气有余,本事不足。他对小龙女一往情深,不惜舍命相救,而且气节上没站错队。之所以大家对尹志平这么有看法,是因为小龙女太圣洁了。但现实中,尹志平却是一位在道教极具影响、且颇有建树的人物。他生于1169年,卒于1251年,师从全真道第五代掌教丘处机,后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尹志平掌教时期,全真道的影响很大,元定宗三年(1249)春,尹志平被特旨赐“清和演道玄德真人”号。真人,即修真得道之人,民间称之为“活神仙”。
相传尹志平掌教前,曾在平遥清虚观修炼、传道6年,后来道士们将其亲自手书的“尹志平”三字刻于石碑镶嵌于尹真人住宿的房屋墙壁,后人见到都要用手抚摸,以求能沾仙气。
吕仙显圣香旺百年
清虚观二进院正中,是一座漂亮的清代建筑纯阳宫,供奉着道教北五祖派祖师爷道号纯阳子的吕洞宾。
据记载,清康熙年间一天中午,清虚观中冷冷清清。观内道士们正各自忙碌,却发现玉皇阁上有一位道士,大家都不认识。几位道士看着真切,便在阁楼下搭话,但对方并不回答,众道士便上阁楼寻访。但大家上楼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刚才的那位道士,只是在阁楼一根柱子上发现“一心二人仁”五个字。事后,道士们将事情讲给了道长,道长仔细询问了那位道士的身形长相后,隐约感觉这位道士是吕洞宾。随后道长跟随众人来到玉皇阁查看,发现字迹也是仙风道骨和吕仙人的一样。
就这样,吕洞宾在清虚观显灵的事迅速传开,大家认为这是吕仙人留给大家的一道字谜,解开为“心从仁”,希望世人“一心从仁向善”。后来乾隆年间,平遥知县蔡良茂组织各界商贾、乡绅一起出钱出力,在观中修建一座大殿,依吕洞宾的道号纯阳子,取名“纯阳宫”。建筑落成,知县手书了“清虚仙迹”做成匾额,挂在了临街的牌楼上,自此清虚观成为平遥的十二景之一。
吕洞宾是道教八仙之一,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信众,他斩妖除害为民造福,深受百姓敬重,所以在平遥清虚的纯阳宫中,大家专门建造了阁楼,将他高高奉在上面。神龛内的吕洞宾面目慈祥,凤目朝天,头戴纯阳巾,衣着黄衫宽袍,一副神仙模样。
相传,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吕祖的诞辰,每到这一天,平遥境内包括周边县市的众多善男信女,都要前来供奉吕祖,祈求得到他的保佑,感受他慈悲的仙气。年复一年,天长日久,这个“活动”就成了清虚观庙会,直到今天,香火依旧。
八思巴文 透灵石碑
纯阳宫后便是清虚观的正殿——三清殿,为明代建筑。殿里供奉着道教的三位最高宗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认为“三清”是“道”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化身,这三尊塑像是以木头为支架,外面包泥塑而成,高达四米,看去似正在说法的样子。细观塑像,道装上至今还涂着一层金,衣纹非常自然,有一种飘飘欲动的感觉。其造型躯干颀长,形貌典雅,表情和蔼,姿态凝重,给人一种神秘玄妙的感觉。
三清神像周围原供奉着二十八星宿,后被毁坏,现供奉着从平遥境内各道观收集而来的二十多尊木雕像。这些木雕像采用圆雕立体的手法雕刻而成,属于道教体裁,为宋元风格,其作品面部表情生动、传神、细腻,是一种比较接近世俗,人情味较浓的造型艺术。所塑人物比例协调、面部表情生动,动作的搭配和衣纹线条都非常准确。
殿内还有一块很特殊的石碑,当地人称透灵碑,意思是这个石碑通灵能预报天气。据传平时石碑十分干燥,每到夏天,如果石碑上渗出水珠,那么这一天就会下雨。对此,当地老人们道出了真谛:这其实没什么神奇,和水缸能预报下雨是一个科学道理。
这块碑的珍贵之处在于,碑的正面为一种鲜为人识的八思巴文,后面是对照的汉文。八思巴文是元代的官方文字,但由于难懂、难识和一系列的政治文化原因,只推广使用了几十年,就随着元朝的覆灭消亡,成为一种“死文字”。
这种八思巴文和汉文对照碑文的传世,对研究八思巴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有一种字典的功能,人们能把它当做一种工具书,去对照、认识、了解八思巴文。据专业人士讲,现如今留存于世的八思巴文和汉文对照的文献、碑石,在全国寥寥无几。
清虚观八思巴文碑,有二十行文字,对照汉文我们得知,其意是元代朝廷免除清虚观内道士徭役等优待政策的圣旨,这块碑是研究蒙古文化、历史的珍贵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