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02:南禅唐风——五台县南禅寺大佛殿

日期:2016-01-08     浏览:98    评论:0     标签:

  大佛殿有“亚洲第一古建”美称;建造年代比佛光寺还早75年;目前正征集佛像老照片…… 

  二唐寺

  瑰宝世间无

  千劫何缘存象法

  明时自不失玄珠

  沉晦庆昭苏……

    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书法家赵朴初,于19778月偕日本佛教界人士游览五台山时,作的《寄调忆江南》词《五台杂咏》四首之一。词中所说的“二唐寺”,正是位于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 (本报722日报道)。

    五台县城西南二十余公里,便是红墙碧瓦,松柏掩映的南禅寺。与五台山内林立的寺庙相比,它看似一乡村小庙,却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标本”、“亚洲第一古建”美誉,与佛光寺一起,被赵朴初先生并称为“世间瑰宝”。

    725日下午,记者驱车沿忻台旅游线一路向东行驶,到五台县东冶镇后向北行约7公里,探访位于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的南禅寺。

  风水宝地古松环抱

    沿着乡间小路爬坡北上,路两旁是葱翠的松林、果园和庄稼,置身其中,脱俗之感油然而生。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南禅寺出现在眼前:寺坐北朝南,位于坡顶一片开阔地上。寺院正前方是一条很深的沟壑,沟内松树高大挺拔,与寺前后的树木呼应,将红墙碧瓦的南禅寺围拢起来。

    寺院正山门紧锁,没有游客、没有僧人、没有梵音,只有空余千载的静寂。寺院由东西两个小型院落组成,东面的院门敞开着,进入院内即是一派鸟语花香。3间正屋和10间东屋已经作为接待室和工作人员办公室。西院为殿院,东院院内还有一个通往西院的小门,也是铁锁把门,只能站在东院遥望西院内那唐风唐韵的大佛殿殿顶。

    经过一番联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南禅寺管理所所长张维风风火火赶了回来。他热情地告诉记者:“南禅寺属于五台山台外寺庙,共占地4158平方米。寺内唐建都在西殿院内。西殿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3米,占地3078平方米,是一进四合院布局,共有殿堂12间。由外到内,正南有清建观音殿兼山门3间,正东有清建菩萨殿3间,正西有明建龙王殿3间,正北即为唐建大佛殿3间了。”

    “这里背靠蛟龙山,东面为牛家山,西面为雁汲山,南面是开阔地,还有小银河流淌而过,本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今年61岁的管理所工作人员姚天土生土长,他还告诉记者:“这里祖辈上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南禅寺所在背后蛟龙山上有一条龙,这条龙经常去小银河里喝水嬉戏,玩累了就会来这个高岗平地上休息。后来,有个风水先生看了这个地方后,认定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要出真龙天子,于是这座寺庙就在这里兴建了起来。”

  唐风唐韵大佛殿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征得同意后,寺院工作人员刘云西为记者打开了大门紧锁的唐建大佛殿,同时也打开了久远的回忆。

    刘云西告诉记者,“南禅寺是地处偏僻的乡村小寺,并非官家修的庙宇,由于缺乏财力,所以规模很小。记忆中,这里一直香火不旺,人迹罕至。”

    南禅寺大佛殿,外观秀丽、古朴。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全殿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而屋顶是全国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展现了唐建特色,殿内17尊唐塑佛像姿态自然、表情逼真,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更使的这个千年古寺绽放出奇光异彩。

    据张维介绍,大佛殿始建年代不详,殿内西平梁底皮题记表明,该寺重修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29年之久,“比佛光寺还早75年。”同时,相关实物资料等显示,该寺于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进行过一次维修,在明嘉靖、万历年间维修后,殿堂像设齐备,寺僧众多,香火旺盛。明代以后,寺院建筑逐渐减少,所幸大佛殿代代不废修饰,得以幸存唐代原貌。因建筑年代最为久远,大佛殿亦被称为“亚洲第一古建”。

  与梁思成夫妇擦肩而过

  “佛光寺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夫妇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发现的。其实1937年梁思成夫妇来五台山寻访,最先就在五台东冶下的车,之后才改骑毛驴上山的。当时已离南禅寺很近了,可惜南禅寺偏僻,又是乡间小庙,上不了敦煌壁画,那个时代消息又闭塞,梁思成夫妇与南禅寺失之交臂。若当年梁先生也见到南禅寺,想必会有更高评价。”张维说。

    在南禅寺被发现以前,佛光寺是国内仅存的、已经调查过的唯一唐代木构建筑。上世纪世纪50年代初,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古建筑普查中,发现了比佛光寺建筑年代早75年的南禅寺大殿。调查结果发表于1954年第11期《文物参考资料》,后经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组审核认定,山西文管会对南禅寺大殿年代鉴别“完全正确”,成为继梁思成、林徽因等发现佛光寺后又一重大发现。后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还先后三次来到南禅寺进行考证,给出了确切的考证结果。

    就这样,千年沉寂乡间、名不见经传的南禅寺大殿,成为我国最早木构建筑的标本,绽放出奇光异彩。之后,南禅寺受到倍加重视和保护,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至1976年,政府投资对南禅寺大殿进行了落架维修,增添了保护设施等,古老的寺庙焕发出新的生机。

  历尽劫难后征集老照片

    采访中,说到南禅寺历经千余年风貌依然,张维明显兴奋起来,“南禅寺大佛殿保存到今,有三奇: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灭法’席卷全国,大部分寺庙被焚毁,南禅寺却幸免于难,此为一奇;千余年中,当地有记载可考的五级以上地震有8次,但该殿竟未从根本上损毁,此为二奇;尽管宋、元、明、清各代对寺庙都有维修,但该寺唐风依旧,建筑规制、结构、塑像之神韵皆得以保持,此为三奇。”

    到了近现代,南禅寺也是历经磨难。抗战时期,日军曾将寺庙内的砖块拆除拿去修碉堡;“文革”时期“破四旧”,寺庙佛像受到不同程度损毁。更遗憾的是1970年左右,五台山“修筑工事”,将各庙的63名僧人全部遣送到南禅寺生活。庙内住不下这么多人,李家庄村把东西南殿的佛像全部清理出殿,放在寺庙外的窑洞内,大佛殿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他们不敢搬动,大佛殿的佛像才幸免于难。

    更可恨的是19991124日晚,3名歹徒闯进南禅寺,割断电话线,打伤并捆绑保管人员,砸开佛坛的钢网门锁,将大殿里的唐代佛像当胸挖开,偷走腹内宝物。两尊最美丽的唐代特有的“似宫娃”供养菩萨,竟被锯断劫走,一尊狮童塑像也被从脚跟处掰断带走。案件至今未破。

    见到记者之前,张维正在附近奔波寻访南禅寺的老照片,这是他近期最要紧的一项工作,“我16岁时就随爷爷在五台山碧山寺住庙看管文物,2007年投身文博工作,后出任南禅寺管理所所长,我和佛有缘哪!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不论建筑,还是里面的塑像,都是稀世国宝,但整天面对空荡荡的配殿,我心里非常难受。目前,我已报请上级部门,面向国内外征集南禅寺建于明清时期的龙王庙、观音殿、菩萨殿的佛像老照片,准备重塑复原,请诸佛重归南禅寺”。

采写:本报记者 郭小强 插图:牛力

  南禅精华

  A 大殿堪称唐代古建“标本”

    南禅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外观秀丽,形体俊美、古朴,基本呈方形。全殿由台基、屋架、殿顶三部分组成,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体现了我国唐代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

  B 唐塑佛像可与敦煌媲美

    大殿内现存17尊唐塑佛像,均为唐代珍品。整个佛像群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姿态自然若动,表情逼真有神,丰满优美,夸张适度,衣纹简练准确,和谐流畅,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表现出唐代雕塑匠师高超的艺术水准。

  C 唐遗杰作件件是珍宝

    寺内须弥座下、四周壶门和叠梁上,均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其中砖雕艺术精美绝伦。寺内还有一座五层楼阁式小石塔和三只石狮、角石两块,均为唐代遗物,弥足珍贵。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90:羊头石窟——高平市羊头山石窟

下一篇:关王千秋——阳泉市关王庙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