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82:懿济圣母——和顺县合山村懿济圣母庙

日期:2016-01-08     浏览:478    评论:0     标签:

  ●“圣母”昌仆是什么人?● 钟鼓楼有什么不同寻常?● 郎君泉为何有倒流奇观? 

    懿济圣母庙,位于和顺县合山村,20065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宋代,元、明、清代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庙宇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庙前有二泉,一泉娘子泉,一泉郎君泉。寺庙建筑面积1175平方米,布局严谨,由上、下两院及显泽侯神祠三部分组成。

  庙名源于颛顼之母

    合山村位于和顺县城东18公里处,属和顺县平松乡辖区。该村因四周有72座山峦环抱,处于幽谷盆地之中而得名。522日上午,记者从和顺县城出发,沿着207国道转向318省道,再向和顺县平松乡左转不远,便来到合山村,懿济圣母庙就处于村子东南的卧龙岗。

    “圣母庙,因‘五帝’之一的颛顼之母昌仆而名,在我国众多地方均有建造,如江西梅林、河北九江、台湾鹿耳门及我省的汾阳、夏县、平顺等地,但以‘懿济’命名的,只有和顺合山村圣母庙一家。”刚到寺前,和顺县文管所冯锦昌所长便向记者介绍。

    一圈石栏杆,围出了一片绿莹莹的湖水。池边的广场上,立着一尊安详的圣母像。圣母像后,即为懿济圣母庙。冯锦昌谈到,据史料记载,这处古寺前多年前便有圣母雕塑,但原像早已不存,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圣母像,以及整饬一新的围栏等,均是2009年修复寺庙时,来自福建的一名商人所建。

    据了解,懿济圣母庙主殿保存完好,但此前,周边的寺庙建筑和环境破坏严重。2009年,和顺县政府积极推进圣母庙修复工程,2011年完工。整个合山景区总投资2亿元,其中圣母像投资4000万元。

    说到懿济圣母庙的由来,冯锦昌先讲起了故事。相传上古时期,两大部落鏖战中原,一方战士人面兽身,个个铜头铁额、面目狰狞,手持金刀铜斧、强弓大弩;另一方喊声震天,战士们手执木棍、石斧石刀。两军相战之下,前者布下毒雾、瘴气,后者拨云见日,毫不畏惧。恰逢此时,忽见天空黄沙滚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黄尘过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在这危急关头,后者把随军携带的虎豹狮熊统统放出,冲向敌阵。刹那间,手持金刀铜斧者被打得血流满地,一溃千里。

    这就是古代传说中“涿鹿之战”的场景,黄帝与蚩尤的这次对决,以黄帝受神相助胜利告终。“协助黄帝大败蚩尤的,正是若水蜀山氏女昌仆。”冯锦昌说,后来,昌仆嫁给了黄帝之子昌意,生下儿子颛顼。颛顼即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在位78年,享年98岁。颛顼不仅治理天下功绩卓然,还留下众多子孙。昌仆因养育了如此优秀的儿孙,被后世奉为“圣母”。进入宋代,“圣母”昌仆被加封“懿济”之号,这座庙即源于其时。

  “晨钟暮鼓”另有说法

    懿济圣母庙分上、下两院和显泽侯神祠三部分,总建筑面积1175平方米。上院现存建筑有圣母殿、献殿、眼光殿、痘疹殿、白龙殿、药王殿;下院有牌楼、山门、戏台、东西廊房、东西禅院。显泽侯神祠内,则有大王殿、虫王殿、阎王殿等。其中,上院的圣母殿气势雄伟,造型古朴,为元代遗构,弥足珍贵。

    据记载,懿济圣母庙建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1126年金宋之战,庙宇遭遇兵劫,被大火焚毁。到了元代,从至治三年(公元1321年),历经泰定、天历、至顺、元统,到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历经六朝共十四年,圣母庙才重新修建完备,奠定了今日之规模。此后,明、清两代到民国年间,圣母庙多次在风雨、战火纷扰后,又一次次被重修。1997年,省文物局拨款41万元,用于懿济圣母庙主殿的大修。2006525日,合山懿济圣母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绕过波澜不惊的湖水,上古时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犹在耳边,但令人奇怪的是,和顺懿济圣母庙名为“圣母庙”,却除了山门前国务院授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碑外,并未见到寺庙的牌匾。

    顺着石质台阶次第而上,冯锦昌和文物管理员郑海婵对记者的疑问一笑置之。直到进入山门,两人才指着山门后的主殿解释:许多的寺庙,牌匾往往悬挂于山门外醒目之处,但懿济圣母庙按照原有的规制,将“圣母庙”牌匾挂在了大殿上。山门与大殿紧靠,所以一般人初到此时,往往难于发现。

    懿济圣母庙的奇特,远不止于此。沿着寺庙的院落继续向内,在大殿后戏台的两侧,左面挂着鼓,右面挂着钟。这又是一个意外:依据古人报时醒世的用途,寺庙内悬挂钟鼓,大多为左面挂钟,右面悬鼓。如此设置,难道弄错了?

    对此,郑海婵引用唐代李成用《山中》一诗说:“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这本警觉醒悟世人的钟鼓,古人如何能轻易弄错,并历经多少年代迟迟不做修正?”郑海婵引述自己所读的古书,向记者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如今,人们习惯了晨钟暮鼓,但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之后的唐代相反。汉蔡邕撰《独断》记: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郑海婵的所说是否准确,就此,记者两天后回到省城太原,向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郎保利请教。郎教授表示,类似的说法,在古书中确有记载,但像懿济圣母庙至今保持特别悬挂方式的,如今已不多。

  合山奇泉今犹在

    走过上院,进入懿济圣母庙的下院,这儿至今存放着元至清代的五通石碑,其中巨大赑屃背驮的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石碑,最为壮观。正看石碑,从村中赶来的合山村老支书丁庆恩,据此说起了圣母庙泉水的神奇。圣母庙前有一泉,名叫“娘子泉”,也叫“子母泉”。泉水甘露清凉,长流不息,供远近十数村人畜饮用。再向内的显泽侯神祠前,也有一泉,名叫“郎君泉”。据丁庆恩讲,每逢雨季雨量充足时,“郎君泉”初出水时声如吼叫,十分壮观。随着雨量减少,泉水流量减少,到了后来,甚至变为泉水返流向泉眼,有“合山奇泉水倒流”之说。

    说到此,丁庆恩结合石碑,讲起了一段“合山奇泉”的传说。元代之时,合山周边邻村的庄稼频被糟害。村民循迹查找,既不见羊蹄印,也看不见牛身影。看着辛勤种植的庄稼不断死去,村民们轮流昼夜看守,这才发现,一切都是庙里的赑屃作怪。村民气愤不过,到圣母庙的大王殿告状。大王一听大怒,便对带头的赑屃连砍三刀,但千年的赑屃断头不断身,大王便把它压在郎君泉的出口处。赑屃受制,不断叹息,就形成了泉水随赑屃“呼气时涌出、吸气时回流”的现象。

    细看驮碑的赑屃,头和身至今有着明显的分离,如同锐利刀锋留下的砍印。据村民讲,如今每到夏日雨季,“郎君泉”处还能隐约听到赑屃的叹息声。而泉水倒流的现象,在每年春末、入夏后,都会随着雨水的疏密,不定时出现。

    对于村民们口中这些神怪的说法,冯锦昌结合一些专家到此后的推断表示,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是,这是一处“间歇泉”:水量充足时,泉水外流;待水量减少时,因出水口稍高,且里面因流水缺少了气体,便出现了“泉水倒流”的奇观。

    五通石碑中,还有一块记载了古人对“奇泉”的感慨。明朝官员王云凤,号虎谷,他的家乡就在合山村为邻的虎峪村。一个春天,王云凤回归故乡,来合山拜懿济圣母和显泽侯神祠。看到寺庙如此规模,泉水如此神奇,王云凤即兴赋诗:四月清和雨霁时,来携父老拜神祠。檐前燕雀多新垒,桥畔松楸只故枝。环抱东西南北合,周回三十六峰奇。灵泉兀突经今古,旋渴旋流谁使为?

    离开懿济圣母庙时,已是午后。冯锦昌、郑海婵带着记者走出寺庙时,丁庆恩讲着一段段故事,依旧兴味盎然。他说,在圣母庙中,还有一处神井,为一设在寺内的暗井,专门有“侍女”看守。圣母脚下,则卧着一条黑色的“神犬”,它效忠于圣母,每每圣母口渴难耐时,便用爪刨坑,用嘴吸水,以解主人干渴之困。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郎保利谈到此庙时,不无感慨:“合山一带,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古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庙,显然与奇特的泉水有着很大的关联。”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52:明惠唐塔——平顺县明惠大师塔

下一篇: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84:菩萨金顶——五台山灵鹫峰菩萨顶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