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唐皇族后裔有关?●为何没留下唐代遗迹?●斗拱为现存最早形制?
“夫县南有寺曰慈教院,乃长平之巨刹,时敕赐之蒙林。古碑有云,始于大宋淳化元年……时本邑有劝农官姬之政,仰师道德,督众鸠材,创成寺宇。蒙敕赐额曰游仙寺。”这是立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游仙山慈教院记》中的一段碑文。
慈教院就是游仙寺,也称慈教寺,坐落在高平市河西镇宰李村东的游仙山南麓。初闻寺院名,心中顿生清净雅致之感,而身临其境,更是让人宛若进入仙境。唤醒山林乡村的“游仙晓钟”,作为高平古八景之一,让人无不为之向往。2001年,游仙寺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14日,记者走访了游仙寺。
“游仙”何来?
在游仙寺内,现存一通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重修游仙寺碑记》,碑文记载:“游仙寺建自唐大历年间,规模宏敞,依山临水,高耸逼天,盖岿乎泫氏一巨观也,仰一方重镇也。”立碑者落款“邑庠生后学弟子”许纳揆。
“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公元766-779年),如果游仙寺确实创建于唐大历年间,距今应该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庠生”是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碑上的这段文字,是许纳揆听祖父生前常与朋友聊起的话题。有一年,牢记祖父之言的许纳揆偶至游仙寺,眼前的情形令他目击心伤。在他的游说下,寺院僧人到附近13个村庄施舍,众善男信女“于是捐谷捐银”。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游仙寺开始重修。5年后,修缮完毕。
历史上,游仙寺的钟声悠扬浑厚,钟声传得很远,能唤醒附近的山林乡村。如今钟声不闻,就连钟鼓也不知所踪,但“游仙晓钟”却成高平古八景之一,流传至今。
关于“游仙晓钟”,清乾隆版《高平县志》记载:唐代有位叫李通敏的读书人,号游仙。在此地读书时,常因早晨贪睡贻误读书而犯愁。某夜,仙人吕洞宾为其托梦,说寺外书房埋有大钟,何不挖来使用?次日,李通敏便带小僧掘地,果然挖出一口大铜钟。看到高2米、直径1.6米的铜钟,众人皆大惊。后来,众人将铜钟挂在寺东侧的钟楼上。从此,每天早晨寺内僧人敲钟诵经。由于钟声能传播数十里,周围学子听到钟声后即起床晨读苦学。据史料记载,李通敏为李唐皇族后裔。之后,李通敏的后人就一直生活在游仙山一带。到金元时期,李氏家族出现了两个有影响的人物:一个是李晏,一个是其子李仲略。父子二人均为进士,同朝为官多年。
在游仙寺内现存一通元大德八年(1304年)四月的《十方慈教院施地记》石碑。尽管碑文略有残缺,但从现存碑文仍然可以看出其叙述的内容。这通碑文记载了李仲略之子孙施地与游仙寺的始末。原来,李氏后人将位于游仙寺西的六十余亩赡坟地施予游仙寺,供佛斋僧用度。而寺僧要看守先茔,在其先祖的祭日作供养,并规定寺院不得买卖土地,李氏子孙不得向寺院索要土地等。
从碑文可以看出,李氏一族与游仙寺确实存在特殊的关系。“高平古泫氏县也,拥县皆青山。县之南约十里,一峰巉绝,此群山为秀者,游仙山也。迹山之名,有字来矣。金故李文简公六世祖通敏尝隐居于此,百岁而仙去,故名其山游仙。阳崖松柏之间,殿阁参差者,慈教院也。地即文简公六世祖隐居之所,后为慈教院。”
细细品读碑文得知,这位洒脱的皇族后裔是在百岁后才去世的。他去世后,所隐居的深山才改名游仙山。
仙山古寺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宰李村东的游仙山南麓。”但凡看到有关游仙寺的介绍,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句话。但,寻找游仙寺却还是费了一番周折。
10月14日,记者沿长晋二级公路,来到高平河西镇。按照村民们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宰李村。遇到三五位村民,听说要找游仙寺,都指着村东面的一座山说,就是那儿,“可是车开不上去。”就在此时,一位骑摩托车的男青年过来,问明情况后他说:“我要去上班,正好途经去游仙寺的道路,我在前面,你跟在后面。”
跟着骑摩托车的小伙子绕出村外,行至西河镇通往高平市区的一条公路上。约一刻钟后,小伙子慢了下来,停在路边,用手指向路西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山路:“一直上去,到头就是游仙寺了。”他说,这座山就在宰李村的东面。
仅能容一辆车通过的水泥路,将人们引向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沿着蜿蜒的公路盘旋而上五六公里,绕过一个山头,顺着水泥路上一道缓坡,三面环山之处,一座寺院静静坐落在山坳间。游仙山海拔1027米。寺院坐北朝南立于山间,南向开阔,林涛松海,山风拂面。不时传来的鸟鸣声,在空旷的山间回荡,让人顿添回归自然之感。
寺为三进式院落,山门、毗卢殿、三佛殿、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依中轴线由南至北顺势而上,为北方典型的山野建筑群。山门名为春秋楼,为二层明清风格建筑,两层均面阔五间。由山门进入前院,正中坐落着一座殿宇,墙体厚重,气势恢弘。此殿为毗卢殿,俗称前殿,殿宇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顶。
“古碑有云,始于大宋淳化元年。”立在殿宇一旁的《游仙山慈教院记》,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碑刻。由此可见,毗卢殿为宋代建筑。而宋淳化元年为公元990年,距今已有1023年历史。毗卢殿面阔三间,平面呈方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在房檐前的龙形瓦当上,形象栩栩如生,而殿脊上的砖雕,有麒麟、龙、人像造型。
一般来讲,中国古建筑的昂多为平挑。可奇怪的是,游仙寺毗卢殿的昂却是下挑,与创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的高平崇明寺中佛殿的构造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创建年代要比中佛殿晚19年。毗卢殿的斗拱为五辅作,双抄偷心造。补间斗拱为单抄单下昂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与下昂几乎完全相同。据说,这一建筑构造形制,只在太原晋祠圣母殿、五台山佛光寺的文殊殿等宋金时期建筑中使用。而圣母殿、文殊殿分别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从时间上来看,就比游仙寺毗卢殿先后晚了30多年至147年。可知创此建筑形制的,游仙寺毗卢殿是最早的古建筑实例。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是“以梁柱承重、斗拱挑檐,初兴于秦汉,鼎盛于唐宋,凝滞于明清。”游仙寺遗存的宋代木构无疑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
进入毗卢殿,一座十几平方米的佛台后,立有高约3米的墙壁,墙壁上绘有佛光。原来,佛台上曾供奉一尊镀金释迦牟尼佛。虽说佛像如今已不存,可从绘有佛光墙壁的尺寸推断,不难想象这尊佛像的大小。
毗卢殿背后正中,是三佛殿,也叫中殿。原来的中殿内,曾塑观世音菩萨塑像。中殿前后开门,殿内佛像早已不存,只留一座长方形佛台和石壁。中殿殿顶为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前檐下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计心造。与歇山顶不同,悬山顶因其利于防雨,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多见于民间。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乳袱用三柱,平梁上用蜀柱、合沓及叉手,原样保留了金代建筑风格。毗卢殿、三佛殿是游仙寺的主要建筑和重点文物,堪称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
七孔砖拱券式佛龛
从三佛殿后门拾级而上,进入眼帘的是七佛殿,也称后殿,为硬山式屋顶。
硬山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这种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相对于歇山顶、悬山顶来说,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可能是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在清朝时就有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所以,这种屋顶常用于我国民间建筑中。
尽管悬山顶与硬山顶多用于中国古代民居,却因功能不同,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后殿外石柱柱础上,有很多精美石刻:除阴阳八卦外,还有八仙过海的精美雕刻。
进入后殿,一排七孔砖拱券式佛龛建在高台上。龛内已无佛像,龛下的佛台排列大殿东西,束腰处有雕石柱,每隔一间雕一兽头,造型各不相同,顽皮可爱,活灵活现。
佛像一般都供奉在殿内,即使有佛龛,也多为木质雕刻。而像七佛殿内出现如此之多的砖拱券式佛龛,这种建筑造型较为少见。而殿内原来供奉的是哪“七佛”?现在无人知晓!
始建于唐还是宋?
根据寺内明正德九年《游仙山慈教院记》碑文“始于大宋淳化元年”记载看,游仙寺始建于宋代。这一说法是有确凿证据来支撑的。因为寺内的毗卢殿,就是原汁原味的宋代遗构。
然而,立于寺内七佛殿前的清乾隆十七年的《重修游仙寺碑记》“游仙寺建自唐大历年间”和“千有余岁”的说法,又将寺院的创建年代提前至少211年。不过,遗憾的是,如今的游仙寺已难窥到唐代建筑的蛛丝马迹。
晋城市古文化研究学者裴池善认为,游仙寺应是初创于唐大历年间,“当时寺庙的规模并不大,而后由于某种原因寺庙被毁,到宋淳化年间又在原址上新建寺院。”
上述说法从现存历代石碑碑文中可找到线索。明正德九年的《游仙山慈教院记》说,宋淳化元年就有僧辉公住持于此,说明此时游仙山上是有庙宇一类的建筑存在的。后来,当地官宦姬子政出资“创成寺宇”,并请敕额曰“游仙寺”。宋康定二年(1041年)又新修佛殿,金元时期历经兵火,寺院废弃。至明成化、正德年间又增修七佛殿等,游仙寺的规模已然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