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的清水河县窑沟乡下城湾村东一个名叫塔儿梁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别样的古建筑——石塔。这座石塔高11米,塔身座落在砂石砌筑直径为6米的圆形塔基上,除了塔基外共6层,呈六面体。每层塔都有塔檐伸出来,为3层片石砌筑,由下向上第一层伸出11公分,第二层伸出16公分,第三层伸出21公分。而且,每一层石塔都有一处直径约33厘米的小圆洞凹进。塔的底部第一层高2米,第一层每面宽2.2米,塔的正面(南面)为南偏东15度。在第二层顶部的塔檐内沿着对角方向横穿3根圆木,直径15至20公分,暗砌在塔内。由塔基至顶部,全部用6至15公分厚的砂岩片石和红泥砂浆砌筑,塔的北部沿六面体中的一个角1到3层已塌落,塔身也已向南倾斜。长期研究当地民俗的李巨老师告诉记者,关于这座神奇石塔的建筑年代,文物工作者从石塔附近的下城湾古城出土的文物推断,认为这座石塔建于辽金时期的可能性最大,但具体的情况却无从考证。与石塔一样令人称奇的还有一处石壁石洞,石壁石洞地处在浑河西岸的峭壁上。石壁下浑河水流汹涌,河水拍岸,石洞曲径幽深。据《清水河厅志》记载:“(清朝)同治初年,有采煤人杨氏者结伴三人,裹粮持灯往探。从洞入口,行十五六里,旁有一口,再行约数里大石当前,侧身而过,忽上忽下,忽高忽低。过此,其地渐宽,徒闻水声潺潺,其深莫侧。以石投之听叮咚作响。宽约丈余上有独木一株架作桥梁,视之糟朽。对面尚有一洞,且有门,已为水阻,至此粮尽,返身退出,约经两昼一夜,后更无再入往探者”。李巨老师说,这石洞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里面到底是个啥样子,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而现有的资料也无据可查。
就在离石塔不远的清水河县喇嘛镇榆树湾村边的雷音山(当地人也称鹰嘴山)上,还有一座雷音寺。雷音寺坐东迎西,俯视着滔滔黄河。由于多年黄河水的冲刷,雷音山脚凹进去不少,山势好像鹰嘴一样前倾,雷音寺正建在这鹰嘴之上,实在令人叫绝不已。据当地的老者回忆说,以前雷音寺的寺门上高悬着“小雷音寺”4个字。寺内傍山造有佛像一尊,与左右4尊泥塑圣像及背后雕刻图案融为一体,十分和谐。寺墙上的壁画虽几经沧桑,仍色彩艳丽。壁画中夹杂着诸多题诗字画,其中有乾隆年间文人官吏,也有民国时期学者名流以及游人留下的笔迹。寺南有两处石窟,窟内有浮雕,每逢农历的4月18日,已婚未生子的妇女们都会前往这里,并将千姿百态的泥人放在窟内以祈求早日得到子女。而过往船家也要烧香磕头祈求,保佑一帆风顺,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后才慢慢销声匿迹了。夏秋时节,在黄河中乘船而行,回首之间仰望白云中雷音山上的寺院,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一般。李巨老师介绍说,雷音寺的建筑年代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是北魏,这种说法是依据《绥远通志稿》中的记载:“凿山造像以拓跋魏代(北魏拓跋氏)为最盛,云冈石佛皆其遗制”。而《魏书、帝记》也有:“历帝常有幸西南石窟之文,以极乐故城之方望论,西南为今清水河县境,然则此雷音石佛殆亦同为尔时遗址”的记载。第二种说法是清代,据《归绥道志》和《清水河厅志》记载:“雷音寺,相传系乾隆年间建造”。这两种说法前者是根据《魏书》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而后一种则是根据民间传说,具体哪种说法可靠,到目前仍然是个谜。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雷音寺佛像残缺,破烂不堪。当地人都盼望着有人来投资修复,开发保护。
与雷音寺相距不远还有一座伏龙寺,位于一个名叫水门塔的村子。伏龙寺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后经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二十六年(公约1761年)两次扩建。伏龙寺地势险要,与长城关隘滑石堡隔河相望,东傍水门洞,西临黄河,内外山形好像一群牛奔跑着来这里饮水一样。因而,自古就有伏龙卧虎之说,所以当地人将此庙称为伏龙寺。伏龙寺院内都是用青石板铺地,卵石铺道,建筑物为砖、瓦、木结构。清朝光绪初年,又在山门左侧盖了一座戏台,总占地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李巨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到了1935年的夏天,一次雷电击中后焚燃了该寺正殿及西厢禅宝,迫使这里的僧人们散去,伏龙寺从此失去了管修。而到了1964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又因为当地老乡焚香祷告,不慎引起火灾,更使这座寺庙变成了颓壁残墙,满目焦土。
九曲黄河一泻千里,在我市的清水河县境内拐了好几个弯,形成了非常壮观的一处又一处美景,像我们熟知的老牛湾段黄河就是一处风光秀美,景色迷人的好地方。其实,就在清水河段黄河岸边,还有好几处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文物遗迹,这些文物遗迹不但年代久远,而且有的还颇具传奇色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