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多名山,自古以章丘之镇山著称于世者,乃胡山。胡山巍峨耸立,雄奇秀丽,海拔693余米,耸立于章丘中南部,素有“小岱岳”之美誉。据康熙《章丘县志》记载:“胡山在县治南五十里。脉自黄巢顶来,至此五十余里,陡起一峰,极高大,东南一望,连峰沓嶂,与长白山之摩诃峰南北对峙,为章丘之巨镇。”《济南府志》记载:“岱岳癸脉,胡山最灵。”古时历代章丘县令多来祈祭。
一、脉接岱岳祈祭颇灵验
胡山人文厚重,历史传承久远,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名山。早在唐代就建有天宫地母祠,兴盛一时。天公地母祠,也称天地行宫。旧时以胡山为中心,东至青州,西至济南,北至滨州,南至泰山,方圆几百余里,胡山天地祠规模甚大。
祭祀天地,乃古之大礼,在中国文化史上,人们祀祝于天地,视天为父,视地为母,人居天地间,天地人和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古云:“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不仅庶人凡夫敬祀天地,历来帝王禅位、年节、庆典亦都敬天地,故北京有天坛、地坛之设。胡山为章丘之镇山,古时人们将天地之祭典设在胡山绝顶,取胡山之高耸,天地递接之意。天公地母祠为一四合院。正殿内塑天公地母像,大门上方悬有一石匾,上刻“天地行宫”四字(现存马家峪村委),内塑天公地母像。
胡山位于岱岳癸脉,祭祀颇为灵验,宋治平三年(1066年)的祈雨碑即是史证。碑文曰:“胡山于章丘为最高,其神也最灵,相传祷雨必有应。治平二年三年夏,境内连渴雨,始平冯公仰山钦神,克意勒命其门人衡钧辞以为祝,而遣其佐寮奉之,率众民以登祭。始,以尉王君和之行,即彻即雨,次,以薄陈君表臣行,约三日,如期雨。乃岁并济,阖境荐丰,感休图报,即山作庙,以木易石,以宇易龛,神就宴嬉,人起严肃。使天神有常福,人有常告,于事得宜,兹用为记。”碑文所记为宋治平二年、三年(1065年、1066年)夏,章丘连年大旱,民不聊生,章丘县令冯安之与县尉王君和、主薄陈表臣率民众祷于胡山祭天公地母祈雨。约三日雨,三日即到,天果降甘霖,于是冯重修天公地母祠,以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