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途为依据区分寺、庙、祠、观、庵

日期:2016-01-30     浏览:115    评论:0     标签:
核心提示: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承载着数千年的建筑文化。我们常常会看到寺、庙、祠、观、庵这些难以区分的建筑,有些人把这些建筑物统称为宗教建筑,其实这是错误的。又比如俗话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这也是错的,和尚们并不住在庙里。本文就以用途为依据,来
概述: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承载着数千年的建筑文化。我们常常会看到寺、庙、祠、观、庵这些难以区分的建筑,有些人把这些建筑物统称为宗教建筑,其实这是错误的。又比如俗话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这也是错的,和尚们并不住在庙里。本文就以用途为依据,来区分的寺、庙、祠、观、庵这些古建。
丨寺丨
《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丨庙丨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庙作为祭祀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丨祠丨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丨观丨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丨庵丨
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僧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中式装修对大门风水布局有何讲究

下一篇:古董珠宝的存在也们灌注了中国的文化和审美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