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门首处缘何修有凤头?●陵冢台阶为何留一个孔洞?●陵冢为何用黄土堆积而成?
尧陵,又名尧帝陵,是上古史“三皇五帝”中尧帝的陵寝,位于临汾市以东约30公里处的尧都区大阳镇北郊村西山中,距离北郊村约3公里。
尧陵现存一座封土冢,高约50米,周长300米,是“三皇五帝”中现存最高大宏伟的一座陵冢。尧陵祠宇始建于唐代,元中统年间完成修筑,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清雍正、乾隆及嘉庆十四年(1809年)曾予重修,目前全部建筑占地面积约4713.4平方米,整体由三座院落及陵冢组成。尧陵祠宇现存建筑规模大体沿袭了明代旧制,风格为清代特色,2006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上方的“凤头”
3月17日,记者从临汾城区出发,驱车东行约半个小时,经涝河水库到达尧陵。
车到山前,最先看到的是一座正在施工的宏伟建筑,这是尧都区政府修复尧陵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祭祀大殿。尧都区文物局尧陵文管所的办公室设在工地上搭建的临时简易房内,文管所所长许海红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尧陵,立即热情地说:“真该好好宣传宣传我们尧陵了!”
绕过山口,是一座新修的石铺大道,大道直通山顶,道旁各式石雕动物栩栩如生,隐在两侧常绿的行道树丛中,给整座山添了几分威严。大道的尽头,是一座小广场,广场南侧为一座新修的龙影壁,北侧是涝河,穿过河上新架的汉白玉石桥便是尧陵的陵冢及祠宇主要建筑了。站到广场上仰望尧陵,四周群山环抱,树木参天,陵前碧水长流,玉带环绕,的确是一处背风向阳、聚气不散的风水宝地。
通过石桥,便是尧陵的主要建筑。爬上石阶,首先是硕大的山门,这是一栋极具古代晋南建筑风格的二层建筑物,一层对外是一座砖券大门,两侧各有一个侧门,二层对内,是一座祭祀时用的戏台,山门也是陵区中轴线上的一条主要通道。许所长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近年来修复后的样子,原先此处没有这个桥,大门出来直接就是悬崖,下面就是涝河河岸。按照古代的规矩,平常这个大门是不开的,只有在庙会或者是祭祀时才会打开供前来祭祀的人们通行,平常有人来只能走两侧的侧门。”
踏入山门前,记者发现,山门的抱厦上方门首处,厦檐雕板中突出一个凤头,两侧夔龙拱卫,线条流畅,雕刻精美。许所长告诉记者,一般帝王陵寝建筑中,出现最多的都应该是龙,但尧陵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安置的竟然是凤头,确切原因已无从考究,“按照历史推断,凤图腾要比龙出现得早,尧王时代还没有把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所以无论是作为帝王象征还是部落图腾,从这个角度看,在尧陵山门门首处出现凤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11层牌坊天下独步
穿过山门,进入尧陵祠宇院内,便是祭祀帝尧的主要场所。迎面是一座木构牌坊,又叫做仪门,牌坊正中匾额南书“平章百姓”,北书“协和万邦”,牌坊上布满了雕有各式花鸟虫兽的精美木雕。在古代,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到仪门时必须下马,整理着装,方能通过进入献殿祭拜尧帝。站到牌坊下,仰望牌坊,之间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四向挑出,结构精妙。
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据传当时请的是鲁班的后人设计制造的,牌坊整体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全部是使用木质卯榫架构组成。一般帝王陵寝前牌坊的层数都为5层或者7层,但是尧陵前这座绝无仅有的牌坊层数是11层,足见修建是牌坊设计者对帝尧的尊崇。牌坊四角原本有4根木柱支撑加固,如今修复后木柱已经撤掉,整体加入了两根钢筋进行绑缚加固。
关于木牌坊的4根支柱,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称牌坊建成之初,设计的匠人自信满满地说道,日后修缮,胜我者再加两层,不如者四角加柱相顶。果然,经过几百年来的屡次修葺,木牌坊4根支柱依然如故,后来者也只能在四角各加一根木柱支撑。
许所长告诉记者,“这个木构牌坊,凭借他的独特构造,目前已经是我国现存木构牌坊中的孤例,上海世博会时修建的中国馆‘东方之冠’外形结构,便是参照了这座木牌坊的设计。”
尧陵祠宇唐以前便有
木牌坊左右两侧各为两座两层建筑,分别是祭祀时看戏的东西看楼及东西神库神厨,北侧则是尧陵祠宇中最重要的献殿。
献殿为砖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卷棚硬山顶,四椽卷棚式。明代名为钦文殿,东西各有配殿三间,虽然历经百年,献殿天花板上的彩绘依旧簇新,如新涂上去一般。两侧山墙上各镶嵌记事碣石,西墙最上方嵌“禅幽”二字,下方碣石记载的是祠宇沿革,记载了最早唐太宗李世民及历代皇帝到此参拜帝尧的情形。东侧山墙上嵌“辨是”二字,下一块碣石为“祀朱辨”,是为尧的儿子丹朱辩护正名,称尧传位于舜并非本意,是丹朱让贤,在尧选贤之际故意出游而给舜留下取代机会,并批驳了丹朱一生放荡不羁的讹传。
碑碣还记载了民国以前历代官府为了保证祭祀帝尧的香火费用,免除了帝尧陵周围8个村落的赋税差徭,每逢清明时节,附近8村村民鸣锣击鼓,云集此处,供献祭祀,举行香火盛会。其时,由府县官员主持,集体跪拜行祭,浮山、翼城、洪洞、赵城、襄陵、汾城及邻省等地的香客民众均如期赶来拜祭。到明清时期,尧陵春秋二祭照常举行,数百年间沿而不废。
许所长告诉记者,根据碑碣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未登基前,挂帅剿灭刘武周的时候曾经屯兵于此,并在尧陵内居住过一晚,后来李世民的后人重修帝尧陵,在献殿内供奉了一尊李世民雕塑,“可惜这尊雕塑后来被损毁了”。
陵前台阶上的神秘小孔
穿过献殿,紧贴献殿后门处,是一个极陡的13级台阶,往上便是尧陵的寝殿。寝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硬山筒板瓦顶,六椽前廊式,鼓镜式柱础。此处寝殿原为五间,现存为1984年重修的碑亭。亭内陈列石碑三通,中间为明万历12年秋,钦差兵巡河东副使关西栗在庭手书“古帝尧陵”四个大字的石碑,字迹笔力雄健,庄重古朴。西侧为明嘉靖陵貌线刻碑,记载了明代重修帝尧陵的全貌,如今修复陵祠的规制也正式沿袭了石碑上的记载。
令人称奇的是,在登上寝殿的第七个台阶处,有一个横向的拳头大小的小孔,此孔可通向悬葬帝尧的井穴。据说,帝尧去世后,按照帝尧的吩咐,帝尧的儿子丹朱将帝尧埋葬到涝河的北岸,面向卧虎山,但是当帝尧下葬时,系棺的两根绳索放到半截,却怎么也下不去了,因此帝尧只能是悬棺而葬,而这个小孔也正是当时下葬时穿绳索用的。
同时,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时帝尧下葬后,子民们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希望帝尧能够活过来,所以把帝尧的棺柩悬在墓穴内,然后在绳索上系上铃铛,在修墓穴时在第七级台阶上留一小孔,派专人每天在孔口处监听,一直守了七七四十九天。直到今天,都传说有人把耳朵贴在第七个台阶处,仍然隐约能听到铃铛或者潺潺的流水声。附近村里也有人传说,称后来有人企图盗墓,撬开台阶后,找到洞口,用绳索拴住一只鸡吊下,最初还听闻鸡叫声,待把鸡提上来时,却不见了鸡头,连续几次均如此,此后再没有人试图盗墓。当然,这种说法也无从考究,应该是村民们为了防止有人骚扰帝尧而编出来的说法。
殿前东侧平台上,有一株古柏,苍劲旋结,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传为金元时期种植。据说,尧陵前还有七棵这样的柏树,呈北斗七星布局,人称“七星柏”,但均被后人砍伐损毁,寝殿西侧的一株则在“文革”时期才被损毁,现存的这一株是当时所有古柏中最细的一株。
掬土而成的陵冢
绕过寝殿,后方便是尧陵的陵冢了,冢高约50米,直径300米,传说帝尧便葬在此处。
尧陵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之中,周边山丘沟壑中的植被常年被风吹日晒,很少能有长高的,但陵冢之上,苍柏遮天蔽日,郁郁葱葱,让人称奇。许所长说,“这或许与帝尧陵冢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尧陵背靠高山,左右两侧也均有山丘依辅,正面更是著名的‘尧陵八景’之一的卧虎山,所以无论多大的风雨,到了陵冢附近,也都会减弱下来,所以此处的植被能很好地生长。”
据说帝尧下葬后,子民们悲痛万分,自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为感谢帝尧的丰功伟绩,百姓们用手掬起家乡的土,装进口袋背负到尧陵,然后再一捧一捧地撒到陵寝之上,成千上万的百姓昼夜不息,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留下了目前尧陵高巍的形状。这也是缘何别的帝王陵寝大都是沙石堆砌,而帝尧的陵冢却是黄土堆积而成。
献殿广场东西两侧各有偏院一座,如今供奉尧的接班人舜、禹及其子女。原先此处仅有几处窑洞,曾经是尧陵守陵人的住处所在。据当地口口相传,自从帝尧埋葬此处,便一直有子民自发在此生活劳作,义务守陵,代代延续不断。在尧陵的西侧,还曾经形成过一个小村落,名字就叫做守陵村,每个朝代都有村民到尧陵守护帝尧陵寝,甚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都不曾中断过,一直到后来文物部门接管尧陵时,依然有一对年迈的夫妇在此居住,并自称为“守陵人”。而在记者采访中,尧陵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们异口同声,“现在我们接了守陵人的班,我们就是新时代的尧陵守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