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90:羊头石窟——高平市羊头山石窟

日期:2016-01-08     浏览:18    评论:0     标签:

  ● 9号窟为何整体完全移位?   ●造像曾经至少在万躯以上?   ● 羊头基座造像碑有多罕见?

  “泫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有羊头山。”《魏书·地形志》中的这句话,是高平羊头山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与之相对应,羊头山顶有一座著名的造像塔,塔座被雕成头尾清晰的伏羊状,羊背上驮着一块平面呈方形、四面皆有佛龛的造像石,其上覆盖着一块四注水式的石质屋顶,经专家判定凿于北魏时期。

  因有造像塔而名羊头山,还是因整座山的形状类似羊头而得名……尽管众说纷纭,但羊头山的名气叫响于北魏时期,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专家推断,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羊头山已有较大规模的佛教活动。

  如今,散布在南面山坡上的石窟、佛塔及清化寺遗迹,即证明了当年香火的旺盛。这些建造于北魏至隋唐年间的佛教遗物,奠定了羊头山在佛教文化传播和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堪称晋城独一无二的国之瑰宝。2006年,这座石窟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记者探访了羊头山。

  奇人盛赞羊头山

  “羊头山在今山西之南境泽潞二郡交界,高平、长子、长治三邑之间……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这段文字,出自明朱载堉的《乐律全书·羊头山新记》。

  说起朱载堉(1536年-约1610年),其经历颇为传奇:他是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早年从舅父何瑭习天文、算术,后因皇族内讧,父获罪,锢之凤阳,遂筑土屋于宫门外,独居19年,专研乐律、数学、历学。奇的是,父死后,他不肯承袭爵位,而以著述终身,成为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羊头山新记》,正是他游历上党、考察羊头山秬黍与汉代律历发展关系时所写的游记。

  由晋城市区出发,沿207国道向北驱车近60公里,顺着道路两边“羊头山风景区”的标志,很容易就将车开至羊头山下。羊头山正面高峰凸起,左右山脉前伸,形如箕掌。由神农庙向西,顺一条砂石岩铺就的步道登山而上,石刻造像就分布于山腰和山顶。

  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不同,羊头山上没有大面积裸露的陡直岩面,而有许多小型的沙石岩体,分布在半山腰至山顶之间,羊头山石窟就雕刻在这些沙石岩体上,现存洞窟9个,摩崖龛像3处。此外,还有石塔6座,造像塔一座。在半山腰的清化寺遗址主殿,还存有三尊唐代石雕佛像。“石窟”是石窟寺的简称,是属于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其特点就是依山崖、巨石开凿而成。“石窟寺最早起源于印度,为僧侣们修行的场所。”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说,“大约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毗诃罗’和‘支提’。”“‘毗诃罗’是用来供佛、讲经、辩论,进行佛事活动的石窟。在这样的洞窟里,往往左右还开凿有小的洞窟,供僧侣们居住、诵经、修行使用。”张广善说,“‘支提’是佛学传入中国后,被逐渐中国化的新型石窟,也就是带有雕像或佛塔的石窟。由于佛教中的石窟从印度传来时,本身就具有寺院、塔庙之意,人们便把石窟叫做石窟寺。”

  石窟群散布山上

  羊头山现存石窟9个,其中包括四十余洞窟和多处摩崖造像,总计造像至少在万躯以上,因此羊头山又有“万佛洞”之称。

  张广善说,羊头山石窟的具体开凿年代,专家考证后认为大致可分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至二十年间(486年-496年)、北魏晚期(约516年-534年)、北齐至隋时期 (550年-618年)、唐中期四个时期,“其中第二期北魏晚期,是羊头山开凿洞窟的高潮期。”

  沿着沙石岩铺就的石梯向上攀,没多久,出现一座小巧别致的石窟,这就是凿于唐玄宗时期(713年-755年)的1号窟。窟内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身组合,佛像面相丰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施降魔印,右手施说法印。佛的莲座下还有两个供养人屈膝而跪,仰首恭敬。两旁的菩萨一个头戴花冠,身体直立;一个头束高髻,身体扭动成“S”形。两侧天王身着甲胄,脚踏鬼魅,威武十足。

  距1号窟不远处的2号窟,是凿于隋唐时期的石窟,佛和菩萨均体态丰腴。有趣的是,菩萨还出现提胯扭臀的现象。

  再往山上前行,石窟的佛像面相变得清瘦起来。原来,这就是羊头山上的北魏石窟群。规模最大的当数5号窟,开凿于一块东西长的巨石之上,东崖面开凿一小窟,南崖面开凿一大窟和一大龛。整块巨石上遍布小龛,开凿者见缝插针,不放过一块空余地方,这种雕凿手法就是羊头山石窟的特点。石窟中部的大龛内,雕有释迦、多宝两佛并坐像,形象古朴,宽肩细腰,身体硕壮,双手施禅定印。虽然佛像头部已被凿毁,但它却是羊头山石窟最早的龛像之一。

  张广善说,北魏太和年间开凿的石窟均为摩崖龛像。除5号窟的大龛外,还有三处龛像也开凿于这一时期,均分布在5号窟、6号窟。北魏早期的龛均作圆拱敞口式,一般不雕饰龛柱和龛楣,龛内多为一结跏趺坐佛,佛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造型古拙。

  5号窟顶部有两座唐代石塔,石塔中间有一大佛作跏趺坐式,可惜头部不复存在。东面和南面的洞窟平面均呈横长方形,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佛作馒头状高肉髻,身体修长,面相长圆清瘦。菩萨像头有束髻、扎宝缯两种形式。遗憾的是,不论是佛或菩萨,已很难找到完整清晰的头像。

  在5号窟的左前方,一块高大厚重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石碑高4米、宽1米,碑身满雕佛像,据说共有小佛像2240余尊,被称为“千佛碑”。碑底雕有龛5个,南面一龛较大,雕一佛二菩萨。左右菩萨袒露上身立于莲座上。此碑从造型风格上看,是典型的北魏风格。千佛碑的背面有六排规则的窟窿眼,据说是盗贼曾试图将该碑盗走时所凿,多亏当地百姓保护,盗贼才未得逞。

  3号、4号、6号、7号石窟,依山势依次分布在5号窟的前后,形制大体相仿,只是规模略小。8号窟、9号窟分布在羊头山西峰之巅。让人奇怪的是9号窟,在前往寻找的步道上,看到一长方形石窟倾倒在路边,原来就是被当地村民称为“油篓洞”的9号窟。而据有关专家考证,“油篓洞”属误传,应为“游履洞”,是北魏时期为纪念炎帝曾游履羊头山而凿。窟内共雕小佛龛百余个,每行间都刻有供养人。9号窟四角攒尖顶,顶中间雕饰直径40厘米的莲花,但不知是何原因,竟像无根之草,倾斜90°,整体完全移位。

  僧徒善众雕凿而成

  提起石窟,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北部大同云冈石窟和南部的洛阳龙门石窟。巧合的是,不论是从开凿时间,还是从地理位置上看,羊头山石窟均居于二者之间。

  “进入北魏时期,晋城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会。”张广善说:“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国都由平城(大同)南迁,晋城是必经之路,与佛教有关的建筑此时不断出现在晋城各地。”他介绍,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由平城南征迁都,就是经羊头山一带抵洛阳的。迁都洛阳后,北魏官员亦常冬居洛阳,夏还平城,频繁往来于两京地区,晋东南正是这一交通线的重要中转站,两京地区的佛教和石窟造像,对于羊头山石窟的开凿无疑产生了较大影响。因而,羊头山石窟兼具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特点并不足为奇。

  被称为石窟寺的石窟,一般与寺庙并存,是佛教思想和艺术的载体。据明朱载堉《乐律全书·羊头山新记》的记载可知,羊头山的清化寺, 建自魏孝文帝太和之岁,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重建。史料记载,北齐、隋间的高僧慧远曾在清化寺弘扬佛法,清化寺便是当时闻名遐迩的著名寺院,羊头山石窟很可能就是清化寺的附属体。

  “其巅有石,状若羊头。覻向东南,高阔皆六尺,长八尺余,山以此石得名。”明朱载堉在《乐律全书·羊头山新记》中,对羊头山得名进行了形象的描摹,却也勾起人们的不少疑惑。

  在羊头山巅“秦高岭”上,记者见到了这座以伏羊为底座的北魏造像塔。以羊头为基座的造像碑在全国极为罕见,据说与始祖炎帝神农部的羊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造像塔高2.2米,由砂岩雕凿而成。基座是头南尾北、一只角弯如环,俯卧于地的大绵羊。羊背上驮着一块方形的造像石,造像石四面都凿有佛龛,皆为一佛二弟子。图中佛像结跏趺坐,几乎占满整个画面。两位弟子身材瘦小,立于佛龛的两个斜角。

  对于造像塔,我省作家谷峰在《高平发现炎帝陵》中认为,在竖立的巨石上顶长方形石板或石料,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有多处发现,被一些考古学家称为“日石文化”,认为是新石器农耕文化的祭祀性遗存。有分析认为,羊头山造像碑顶部的这块石头,可能是炎帝部族羊图腾崇拜的产物,只是北魏时期被移植到了造像碑顶部。

  到底是何人主持雕凿了羊头山石窟?从羊头山石窟洞窟规模均不大的现状来分析,张广善排除了与官府有联系的可能性,“应当出自当地僧徒和世俗善众之手。”

  “布施者姓名:王春、马状生、李沙门、李儿、屠毕文、李尊伯、李廻等、邵惠来。天保八年九月。”在羊头山3号窟5号窟,至今仍留有当年布施者的题记,其中3号窟还留有具体的年份落款。“天保”为北齐文宣帝年号,天保八年为公元557年,有力地证明了3号窟为北齐至隋时期所凿。尽管不是北魏时期雕凿,但其雕刻风格与北魏石窟一致,故民间雕凿羊头山石窟,当无疑议。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71:八宝龙门——平顺县源头村龙门寺

下一篇:山西古代建筑精华系列91:古晋名祠——太原市晋祠

 
 
更多>猜你喜欢 古建筑资料

0相关评论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