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两侧原有六尊石狮?● 大烩菜竟然与秦桧有关?● 正殿墙壁后面藏有壁画?
泽州县周村镇周村曾名长桥,自古就是晋城通往晋南的交通要道。古镇地势高低不平,民居顺势错落而建。在镇中最高处耸立着一座恢弘大气的庙宇,为周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寺庙——东岳庙。
东岳庙居高临下,俯视古镇全貌。与国内其他东岳庙相比,尽管周村东岳庙名气不大,但从建筑结构角度来看,为国内神庙道观中少见的典型宋金遗存,使之在道教界声誉颇高。
2006年,周村东岳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月9日上午,心中怀揣好奇,记者由晋城市区沿晋阳高速向西30多公里,来到泽州县周村镇周村。
八百六十四级台阶?
前往探访周村东岳庙之前,与其有关的种种神奇说法不绝于耳,最玄乎的便是山门前有八百六十四级台阶。
得知打听东岳庙,站在路边的村民转身指向村西最高处:“看到两座钟楼了吧?那边就是东岳庙。”
沿着古镇古色古香的商业街向西数百米,在周村北街超市右拐,是一条狭窄的胡同,向北遥望,胡同尽头,一座气势磅礴的殿宇映入眼帘。站在陡峭的石阶下,只能看到山门的顶脊及东西两侧的钟楼。
青石台阶共分三节。往上走,记者心中默数石阶的数目,六七分钟后,登上东岳庙山门前,台阶数出来了:七十二级。“八百六十四”级台阶的说法从何而来?在山门前,恰巧有一位晒太阳的八十多岁老者。听到记者的疑惑,老人哈哈大笑起来:“是地方口音导致的误传。”
据传,东岳庙山门前曾有八棵柏树,三节台阶东西两侧共有六尊石狮。因此,村里人说起东岳庙,总说“八百(柏)六十四(石狮)”。
原来,方言也能产生如此有趣的误解。如今,东岳庙门前已看不到柏树的身影,石狮也仅剩庙门前的东西两尊。两尊石狮制作于清康熙年间,东面一雄狮脚踩绣球,西面一雌狮身下伏卧幼崽。虽历经岁月侵蚀,石狮依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谓石雕中的上乘之作。
周村曾出抗金英雄
周村东岳庙到底何时创建,目前已无法考证。“泽据太行之险,扼燕、云,俯瞰中原。镇居郡西,黄沙耸立,太行、王屋、析城诸山献嶂列屏,乃巨镇也。《金史》曰:晋城有周村镇。以《镇表》识,泽雄三晋,而镇实一郡冠。”在东岳庙的钟鼓楼东侧,立有《泽州周村镇重修庙祀记》石碑。尽管石碑字迹模糊,但仍能看出石碑时间落款为明隆庆四年(1570年)九月。晋城古称泽州,自古以来泽州在山西是很杰出的一个州,而周村又是晋城县的第一大镇。
“镇故有庙,正殿祀东岳神。”碑文记载:“经始莫考,重修于宋元丰五年。”宋元丰五年(1083年),曾对东岳庙进行修葺,明宣德二年(1427年)、隆庆四年(1570年)再次重修。有人推测,周村东岳庙创建年代可能在宋代初期,甚至可上溯至唐代后期。
“靖康丙午,地陷于金。”石碑上的一段文字引起记者兴趣。“金粘没喝位闰于宋。岳武穆义旗北指,镇之梁兴筑寨响应,人心敢于叛金者,乃不忍变于夷也。”
这段碑文引出一段历史。粘没喝是金国皇室宗亲,汉名为完颜宗翰。北宋靖康之变后,为金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完颜宗翰成为华北地区的实际控制者。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金熙宗即位后,完颜宗翰被架空。两年后,这位58岁的金国开国第一功臣郁郁而终。
《泽州周村镇重修庙祀记》由梁寀撰写,碑文主要记叙了周村形势及重修庙祀之事。碑文中提到的梁兴,又名梁青,是南宋著名抗金义士。北宋末年,金军攻破太原府后,梁兴等人以太行山为根据地,组织“忠义保社”,四处游击,聚众多达四千人,成为北方抗金武装的核心,声威远播。河东、河北各路民众都亲切地称呼梁兴为“梁小哥”。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冬,梁兴率100多人投奔岳飞麾下。岳飞见到闻名已久的“梁小哥”,分外高兴,当即呈报宋廷,将梁兴留在岳家军中任职。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梁兴奉命渡黄河,与太行山义军赵云等人会合,收复垣曲、沁水。北伐终止后,梁兴在南宋任亲卫大夫、忠州刺史、鄂州驻御前先锋军同副统制。绍兴十八年(1148年),梁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献身。
在周村,有很多与梁兴有关的传说。如今晋城人爱吃大烩菜,传说就与梁兴有关。大烩菜原来叫“炸桧菜”。据传,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朝廷杀害。当时,打了胜仗的梁兴正在摆酒庆功。消息传到太行山时,众人痛恨秦桧,桌上饭菜都凉了,仍无人动筷。于是梁兴让厨师将菜倒入大锅中加热后,夹起个肉丸说:“今天山寨做了道‘炸桧菜’,大家把秦桧生吞活剥,为岳元帅报仇!”众人很快将锅里的混菜吃完。随后此事传到民间,出于对秦桧的痛恨,人们纷纷做起了“炸桧菜”。
在周村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梁兴就是《水浒传》中燕青的原型。如今,在周村镇下町村梁姓者颇多,相传为梁兴后人。
由于说法各异,与梁兴有关的许多传说无法考证。但该石碑碑文却证明了梁兴是泽州周村人,这为研究北宋末期地方社团联合抗金,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庙内有三座戏台?
周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晋,因古镇东面长河上有古桥,曾名长桥镇。后因周瑜之后周鲂之子、西晋名将周处安葬于此而改名周村,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堪称千年古镇。
东岳庙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黄飞虎的神庙,有些地方也称岱庙,在北京、山东、我省的万荣、蒲县及晋城市泽州县的南村、高都等地均有。
周村东岳庙山门高大,由木柱顶立,面阔五间,悬山式殿顶,琉璃饰脊。中间庙门门额上刻有“天尺五”三个楷体大字。内额是一幅龙飞凤舞的“见离”繁体草书。由于未见人名落款,颇具神秘色彩。除山门、钟鼓楼为清代重修外,东岳庙正殿、关帝殿、财神殿有宋金时期建筑风格,其他建筑为明代修建。
东岳庙规模宏大,院落布局为二进式格局,中轴线上除山门外,由南至北为东西钟鼓楼、戏台、拜亭、正殿;两侧有配殿、东西廊院。庙内设有东西跨院。据村民说,除钟鼓楼中间有座戏台外,东西两院还分别设有戏台。一座庙宇内,竟有三座戏台,这种设计布局在庙宇建筑中极为罕见。
村民们说,每年阴历十月廿三,周村都会举办大型庙会,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纷涌而来。作为庙会的压轴节目,东岳庙三座戏台同时唱戏,相互对垒,绝无干扰。
遗憾的是,在东岳庙内,记者只看到两座戏台。原来,2012年,国家对东岳庙进行修缮,除中轴线上的戏台外,在其西侧也修复了一座戏台。由于东侧戏台地基早已不存,因此并未在原址上进行复建。
正殿没有发现壁画
东岳庙坐北朝南。正殿为天齐殿,供奉东岳大帝,东为财神殿、西是关帝殿,三殿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整体布局宏伟壮观,非一般庙宇可比。
天齐殿为宋金时期的建筑结构,至今庙东存有造于金皇统三年(1143年)的门礅。与其他庙宇的拜亭不同,东岳庙共有三座造型精致的拜亭,除正殿前正中的拜亭外,还有两座分立正殿两侧。而一般来讲,为了便于信众的祭拜,多数的拜亭位置处于正殿之前。
三座大殿均建在砂石岩砌筑的台基之上,天齐殿单檐歇山顶,琉璃饰脊,上铺灰色筒板瓦。三殿斗拱为四辅作单下昂,檐廊为四棱抹角石柱。殿檐斗拱用材硕大,殿顶出檐平缓深远,外观古朴庄严,虽为宋代重修,但唐建遗风依然可见,实为我国古建艺术之珍品。
天齐殿镶嵌的门框为当地少见的青石制作,与其他庙宇中出现的青石门框类似,上面布满吉祥鸟、花卉等图案。门框选料讲究,线刻刀法洗炼,工艺精湛。记者仰头观望,在高大的门框横梁顶部发现了一段题记:“大元国岁次戊寅本镇众社人等置立斯门……”题记落款时间为“至元十五年(1278年)孟秋皇日立”。门框上刻着许多名字。显然,这副青石门门框是当地信众在对东岳庙修缮时捐献的。“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这副青石门框宋金修缮后的遗存?还是元人修缮时,沿用了宋金的建筑风格?或者是修缮后在门框上加上了题记?从“置立斯门”的题记内容来推测,这副青石门框应该是元代信众在对庙宇修缮时,沿用和继承宋金的建筑风格和手法。
据当地人讲,东岳庙极为灵验,附近村民凡遇天灾人祸,均来此祈祷求拜。传说,清末时局动荡,周村附近的几个村民蠢蠢欲动,欲将庙门前的石狮偷走。一村民将一尊石狮搬走后不久,这个村民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众人认为该村民遭到了报应,从此将东岳庙视为圣地。因此人们虽知庙内物品珍贵,却无人敢来盗窃。
周村古镇曾设东、西、南、北四门,外加西南角的水门,共计五门。日军侵华期间,北门、东门被飞机炸毁。紧靠北门的东岳庙却幸存至今。村民们觉得,这是东岳大帝在庇护着神庙。
至今,有关东岳庙正殿存有一幅宋代壁画的传说流传甚广。上世纪50年代,东岳庙被周村粮站占用。据村里人说,当年将天齐殿等三大殿均改成粮库,粮站工作人员在正殿墙壁上砌了一道内墙,壁画从此与世隔绝。此举不仅使庙宇在使用中得到保护,也使壁画免遭“文革”摧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12年年底东岳庙修缮动工,施工人员将正殿砌起的那堵墙壁拆除,在墙壁背后并未找到人们所说的宋代壁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