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城门“东二西一”?● 鼓楼为何不在城中心?● 城外为什么会有廊桥?
汾城镇以前为汾城县,最早是战国时期魏国治下的一座都城,旧址在今襄汾县赵康镇的晋城村,西汉时设临汾县,北魏设泰平县,即如今的汾城镇,北周时改为太平县,唐贞观七年(663年),太平县迁至敬德堡,即如今的汾城古城所在地。
汾城古城是唐太宗封给大将尉迟恭的封地,也是尉迟恭的帅府所在地,尉迟恭因战功被封为鄂国公,所以当地人也习惯称汾城镇为“鄂公堡”。1914年1月,太平县改用古地名“汾城”,称为汾城县。1954年,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称襄汾县。
2006年,汾城古城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战事所需一再加固
襄汾县文物旅游局文物股股长兰会才多年从事襄汾县境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对汾城古城各种情况可谓是烂熟于心。2月18日,在兰会才的陪同下,记者第一次来到了神秘的汾城古城。
汾城古城自唐以来,经历代修葺增补,至明代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古城墙最早为夯土板筑,明初,城墙规模为“周围三里六十五步,高四丈,壕深一丈五”,有五座城门。古城位居一座平岗上,三面临沟,是一座据险而建、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六年(1511年),山东刘七农民起义军杀到太平县,当时的太平县城因为多年未修,大部城墙仅留下根基,城门也是破烂不堪。当时的县令急忙筹措资金在原来的基础上筑土,根基外表砌石,筑成了一座土心石面的包心墙,并在顶部修建了夯土堞口,重新修建了城楼,并给各门起了名,南“迎恩”门,北“拱辰”门,西“顺化”门,大东门“镇安”,小东门“永阜”。经过这次修造,太平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兰会才告诉记者:“汾城古城的城门之所以呈现‘东二西一’的建筑格局,除了三面临沟的地理特点,最重要的作用恐怕还是为了抵御来自西面大山中的匪寇。”
崇祯三年(1630年),陕北义军王家胤率部进攻太平县,当时的县令魏公韩四处筹措资金,再次对城墙进行了加固,此次城墙完全用条石铺基、通体甃砖,奠定了汾城明代古城墙的基础规模。西门内城隍庙的戏台上,就挂有“巩固金汤”四个大字,正是对城墙坚固的赞许。
上世纪后半叶,汾城古城被拆毁了一大半,现仅存西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的一部分,共约1608米,残高13米,堞口及礅亭均已损毁。
鼓楼位于城内南侧
汾城古城内有大小街巷17条,以鼓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延伸。西半以文庙、学宫、试院为主;西北以城隍庙、仓储为主;东南以县署、各司衙门及刑狱为主。街道两侧,铺户林立,商贸繁荣。而最为特别的是古城的鼓楼并不像别的古城一样修建在城内中心位置,而是位于城内南侧,靠近南门处,东南北三个方向直通城门,西侧则没有城门。兰会才解释说:“这也是汾城古城建筑格局的一个显著特点。可能与古城西城墙只修建有一个城门有关,但这并不影响鼓楼成为城内最繁华的地方。直到现在,鼓楼周围依旧是城内商铺林立的地方。”
汾城鼓楼为方座双层、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5米左右。方形底座中以十字券洞式拱门通向街道。底座上是一座双层木构楼阁,下层四周砌女儿墙,中心沿四根通天立柱砌清水墙封闭为室,四向开门。内部设木梯可直登二层,二层四周置木栏杆。上下两层的廊檐均以斗拱和枋木及通栏雀替承托或连接,四角飞翼高挑,威严而壮观。
古县城功能性建筑大量保留
汾城古城作为古代县一级政府所在地,至今大量保留了古代县级政府所有的功能性建筑,包括从判案用的县衙大堂到祭祀用的城隍庙、社稷庙、关帝庙等。
古城县衙大堂,原为尉迟恭帅府所在地。太平县迁县后,县署就住帅府,但这个作为政府最高行政机构的县衙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先是在残唐五代到宋代之间毁于兵火,直到金天会八年(1130年)重建,但随后又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隆庆六年(1567年)又重建,清兵入关后,又被一把大火烧光,康熙十五年(1676年)再次重建,也正是在这次修建中,把原尉迟恭帅府门前的铁铸帅旗座和上马石损毁。上世纪50年代,县衙大堂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当年的太平县县衙坐北朝南,占去了县城的东南半城,如今只留下面阔五间的大堂一处,总面积328.5平方米。大堂的前半部是开放型的厅堂,堂中以暖阁形式屏开前后,阁上方正中悬挂有雍正皇帝御书的“忠爱堂”匾额。
城隍庙位于西门内路北文庙背后,明洪武二年(1369年)修建,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会按规定斋戒拜谒,每逢水旱疫疾也都会前往祷告平安。庙正门对面有影壁三座,两侧立有双斗石质旗杆。城隍庙正门面阔五间,正面明间门楼为四柱三楼木构牌坊式,两侧边门廊柱栏板及石雕门墩抱柱上都雕有精美的图案花卉。庙门东西两端,跨街建有两座明代的木牌坊,为四柱三楼式,分别为“鉴察坊”“翊镇坊”。正门内距大门内檐一米处,是一座“过路式戏台”,上覆台板为舞台,下面是人行通道。戏台后半部建有五架梁后堂,面阔三间,后檐用材粗大,柱头枋用“勾头搭掌”式,为明代风格;前台演出区结构小巧繁冗、追求华丽,尤其正面平板枋上,细密实排的九踩斗拱组成的六出花饰、垂花柱以及凤戏牡丹木雕。庙内正殿前方为方形献亭,十字歇山琉璃瓦罩顶,正脊、垂脊、戗脊都很完整。下部由通栏雀替、板枋、四柱连为一体,八角形藻井施以精美彩绘。整体建筑稳健优美,舒展大方。基座三面原有石栏,如今仅留石柱槽和几块栏板石雕。
城隍庙正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梁架为七檀大木作,前后出抱头梁,后面封墙,加大了殿堂深度,前面加格子门成为前廊,但于正殿檐口下另作坡檐,好像抱厦一般。悬山琉璃瓦顶,其鸱吻、鱼龙、花鸟、神兽、仙人彩阁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早期琉璃艺术品。正殿两侧各有钟鼓楼一座。
社稷庙位于县城外西南,坐北向南,保存有献亭、正殿、钟鼓楼。正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椽,主梁架为五架。正殿正面前方为献亭,五架梁券棚顶,四周以木柱连接枋栏、雀替,架下一周施垂莲柱,柱头及补间、砖角均有山水人物、博古案鼎图案,整体构图自然和谐,雕刻刀法熟练流畅。正殿东西两侧有通木结构钟鼓楼各一座。整体结构精美,尤以木雕为胜,它和献亭的木雕风格极为一致,纯用木材搭构的钟鼓楼却并不多见,是清代中期木结构钟鼓楼及木雕的上乘之作。
文庙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
汾城古城内,另一部分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以文庙为中心的建筑群,除文庙外,文昌庙、试院、文前塔等均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
文庙建在鼓楼北街西巷,旧名“德化坊”,创建年代已无法考证,《太平县志》中有“始建于唐”的记载。汾城文庙保存之完整,在我国县级文庙建筑群中实属罕见。文庙大门为棂星门,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石作三间四柱三楼石坊式,仿木构石雕庑殿顶,顶脊为卷龙纹,中有屋形脊刹。
往里走为大成门,也称戟门,建于明代。面阔三间,悬山琉璃瓦顶,正脊中间有楼阁式脊刹,为开廊式建筑,前后廊下竖历代碑刻14通,两侧有角门,角门东为名宦祠,供奉县内任职期间政绩卓然、为民称颂的好官员;西为乡贤祠,供奉有太平籍人士在家乡或在外任职期间,政绩显赫、载入史册的人物。两侧各有九间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的廊庑,廊下竖有近年来收存于各乡村的碑刻数十通,汾城人称之为“文庙碑林”。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始创建于唐,元至元八年(1271年)重修,至正十九年(1358年)重建,后毁于战火,明洪武七年(1374年)再次重修。如今的大成殿,是一座明代风格建筑,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屋面琉璃瓦罩盖,四面回廊环抱。抱厦前方为月台,三面原有石阶和栏杆。每年春秋两季祭孔典礼就在这个月台上举行。
文庙东原为文昌庙,但庙已损毁,仅留庙门券洞式门楼一座,上为魁星阁。魁星阁六角攒尖顶,两层,通高约15米。文庙侧前为学宫,也就是试院,是旧时文人考试的地方,学宫与文庙并列互通,通称“庙学”,都是古代县级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明清两代,这里曾走出了不少名宦名臣与文人墨士。据《太平县志》统计,宋代至清代,这里共出了47名进士、316名举人、179名贡生、34名拔贡、47名例贡、172名岁贡。兰会才说:“这或许也是汾城古城内与‘文’相关的建筑保存最多、保护最好的原因,可以体现出汾城人对文化的重视。”
城周围有北方少见的廊桥
虽然汾城古城不邻水,不靠河,可是城周围却有望汾桥、无名桥、广济桥、会济桥、洪济桥5座桥梁,分布于古城的东西南三个方向。更为奇特的是,5座桥大小不同,建筑各异,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洪济桥,为北方少见的廊桥。
兰会才说:“汾城古城外之所以多桥,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古城东西南三面临沟,北面有一个平坦的凸形嘴,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但这三面的沟却给城乡交通造成了诸多不便。这些沟,都是历年洪水冲刷的黄土沟谷,每年雨季都会有季节性洪水流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架设桥梁就成了唯一选择。”
古桥大多修建于明清,至今仍在使用。洪济桥位于城南关石坡下,是一座单孔单券石拱桥,券洞中部嵌一突出的巨形龙头石雕,据记载,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由于洪济桥是连接南关石坡和大南关的要道,每天车水马龙,桥面石板甚至被车轮轧磨出了两条深深的辙迹。至于缘何在北方小县城出现这样独特的廊桥,却无人能知晓了。
兰会才介绍,汾城古城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建筑风貌,是研究封建社会晚期城邑建设的活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