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古建筑群历史_许村古建筑群建筑特色

日期:2016-02-29     浏览:101     标签:
核心提示:许村古建筑群

许村群,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西北18公里。以许姓聚居得名。古为歙县通往太平、旌德必经之地,为县内古镇之一。1986年设镇,许村宅院沿溪流、道路布局,村内街巷以条石铺砌,房舍多清代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砖、木、石雕精美。2006年许村群(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村群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所在地——许村,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唐末,许氏迁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村落建设迅速发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100余座。著名的有大观亭、高阳廊桥、五马坊、双寿承恩坊、观察第、大邦伯祠、大墓祠、大宅祠、许社林宅、许声远宅、许有章宅等。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群(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村古建筑群

许村群 - 许村历史

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溪源、任公村。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看中此地风水,辞官归隐于此,村名遂为“昉溪”。到了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宋仁宗钦赐为国捐资的许克复为“大宅世家”。宋王安石为《古歙许氏宗谱传》做序。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着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村落建设迅速发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100余座。近代以来,许村继承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出现了“一门五博士”“四院士”的盛况,为共和国贡献了一大批人才,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华古村落典型。

1991年、1996年、2003年,共投资10万元对大观亭进行维修加固。
1996年,许村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998年,大观亭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投资2.8万元征购保护明代住宅许社林宅
2003年,投资5万元对“大邦伯祠”祠进行维修。
2004年,投资15万元对“薇省坊”进行落架维修。
2006年,许村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村群 - 文化价值

许村群许村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镇,历代名人对她情有独钟。“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是李白对她的赞誉。王安石、文天祥、朱熹、董其昌等都在此留下了颂美的诗文。
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群(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许村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歙县日前全面启动许村镇农民新村--“高阳新村”建设项目。为有效地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徽州“第一进士村”许村群,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歙县将“高阳新村”建在许村保护区之外。 

“高阳新村”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3公顷,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分户建设”的原则,建100多幢农民住宅和一处农贸综合市场。项目通过农民自筹和招商引资筹集资金,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农民自筹1000万元。 

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氏即在此流连忘返,垂钓之余,更设许村十二景以寄:武岳凌云、文峰贯日、林嶂环青、黄山蕴秀、西溪渔唱、箬岭樵歌、平畈朝耕、幽窗夜读、任公钓台、淮阳忠庙、沙堤晚翠、古寺晨钟。许氏为古歙县巨族。许姓先世祖知稠公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至今已逾四十代。明、清更加发达,豪杰辈出。历史上先后出进士48人,为徽州古村落之最。 

南宋以后,徽商崛起。“往来淮楚间,起家累巨万。”由于许村地处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交通要道,接着地利之便迅速繁荣起来。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罕见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是其中的精华。在高阳至前溪1500米的老街上,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近200幢,在建筑、历史、学术、环境、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许村的传统民居、祠堂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外墙为空斗砖墙砌筑,牌坊、桥梁等公共建筑则以石料为主。许村的选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村落三面丘陵环抱,西溪和方溪在高阳桥前汇成富资河,逶迤南向。同时,天然水系分布和村落布局,仍存留着古人选址时所作“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 

1996年,许村整体批准成为安徽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许村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几年来,歙县先后对许村投入保护资金近千万元,用于薇省坊、大观亭等进行缮修保护,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治。现在又对五马坊、高阳桥等进行缮修。

许村群 - 建筑特色

许村的传统民居、祠堂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外墙为空斗砖墙砌筑,牌坊、桥梁等公共建筑则以石料为主。既有石牌坊6座、砖门坊3座、亭阁1座、廊桥1座、祠堂、民居多座。他们在功能设计、平面布局、砖、牧、石雕饰、题匾碑刻等方面,反映着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及建筑审美观,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许村的村落布局和原有水系,也是许村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许村村落的选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整个村落三面丘陵环抱,西溪和方溪在高阳桥前汇成富资河,逶迤南向,整个村落傍山依水,风貌极佳,体现了风水理论中“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四大基本特征。同时,天然水系分布和村落布局,仍存留着古人选址时所作“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

许村村落采用传统的“风水”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明清,种类多样,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在建筑、历史、学术、环境、人类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全国已有东南大学、中国美院等40余所大学学生前来研究和写生。许村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镇,历代名人对她情有独钟。“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是李白对她的赞誉。王安石、文天祥、朱熹、董其昌等都在此留下了颂美的诗文。

许村群 - 景区介绍

高阳桥又称离合桥。桥下的河叫做昉溪,属双孔石墩廊桥,建于元朝,明朝改成石拱桥,后多次翻修。桥上有廊,桥里面挂着灯笼,还设有佛座,供着观音菩萨。过了桥右手边是码头遗址。下廊桥往前是一座石牌坊,大概有五楼高,上刻“双寿承恩坊”,雕工十分精美。是明朝时候朝廷为许村的一对百岁夫妻而立的牌坊,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与“双寿承恩坊”相辟邻的,是一座二层的小亭阁立于许村正街。牌扁书“大观亭”,木构架,原来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当地文人聚会之所。据说登此亭四望,远山近水,村落田畴、古建民居可以一一尽收眼底。往大观亭另一边出原本该有几座碑刻录着很多许村的故事和当是文人在大观亭中所作的诗词,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只剩下零星几座碑基。

许村古建筑群

许村群
五马坊在大观亭的北侧,是明代为了福建汀州知府的许村人升立而建造的。古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叫“五马”,故名由此而来。据说由于这个知府在任期间击退过倭寇海匪立大功,所以当时皇帝下令从他的管辖地至许村,一路一共建造了99座牌坊,现只剩下了两三座,此为其一。而上面还保留了明代早期的重要建筑上雕有的“哺鸡兽”的图案,是研究明代的古典建筑的宝贵标本。这一块小广场中,廊桥、牌坊、大观亭就象园林一样组合在一起五马坊往前不久就到了当地有名的“墙里门”。大邦伯祠,为许村的一个支祠,建于明代,三进三开间,格局很大,恨恢宏。祠堂当中是没有门的,都必须从两边进,中见的楼梯是不能登的,除非捧祖宗牌位上供时。

昉溪河,边上就是仪耘小学堂。院内一棵千年的金桂,桂花满枝桠煞是好看。有碑刻上介绍,原来这是近代徽州第一所洋式学堂,又许村人两淮盐运使许家泽让德国的儿子请欧洲建筑师设计的,风格果然与周遍建筑全然不同,共有三进。钓台是村中昉溪边的巨石,相传任公在此垂钓,乐而忘返。“许村十二景”即由任公命名,而许村古名亦为任公村了。双节坊位于村口往左300米左右。建于明嘉庆,只有双柱一楼,传说是最小的牌坊,中间有块“圣旨”牌。这坐牌坊不是奖誉功勋,而是束缚两个苦命女人一生的枷锁。

三朝典翰坊: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间三楼,四柱冲天。石质花岗岩。梁柱光洁,现状完好。大家可以看到坊上有“三朝典翰”、“奕世承恩”等题字,是为明朝崇祯的中书舍人汪伯爵和他的儿子而立。中书舍人为明朝宫中的书记官,雅称“典翰”,他的儿子汪德章也得到父亲一样的中书舍人的封赠,故称“奕世”。

三朝典翰坊的来历有一段神奇的传奇故事。牌坊的主人公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翰林汪德章和许村奇人汪伯爵。汪伯爵为唐越国公汪华五世孙汪伦(李白《赠汪伦》)的后裔,纳妾胡氏,不仅貌若天仙,而且天生独特的体香,人称香姑。香姑的奇闻美色甚至传到了崇祯那里。崇祯急令督察院右御史和徽州知府将香姑召京纳为贵妃。汪伯爵为

避免满门之祸,忍痛割爱,以妹相称,送香姑进京。汪伯爵因此被授五品服俸。后汪又纳吴氏。崇祯十年,香姑病危,急召汪及吴氏进京。吴氏有孕在身,由于途中劳累,提前产一男。三天后,香姑召见侄儿,求崇祯取名。碍于明末布衣不得面君之嫌,崇祯点为典翰,赐名德章。汪德章就这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典翰。香姑后又让崇祯下令建三朝典翰坊。明亡后,香姑亦不知所踪。

许村群 - 美丽传说

传说以前高阳桥的观音菩萨,原是坐北朝南的,传说小溪里出“蛟”经常洪水发威,贻害百姓。有一年,小溪涨洪水的前两天,有人看见一个奇怪的老妇人桥上焦急地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保得了他身,保不得自身,保得了自身,保不了他身,都怨我,看不住这畜生。没两天,小溪涨大水,高阳桥上的走廊全被冲毁,观音菩萨也被冲走,而两岸的民房却安然无恙,人们感到很奇怪,于是把前两天桥上的那个老妇人的举动联系起来,原来,这老妇人便是观音化身,她焦燥的徘徊,是在考虑保己还是保人,最终她选择了后者,为了感激她舍己为人的壮举,人们又重修了高阳桥,同时把观音的神龛换了个位置,让她坐南朝北,以便好看住小溪里的那个畜生。说来也怪,从此以后,许村便再也不曾出现过那样大的洪水了。现存的神龛的观世音菩萨是后来安置的,上有“安镇长流”匾额一块,二边楹额为“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北京砖雕,天津砖雕,山西砖雕,徽州砖雕,苏派砖雕,苏州砖雕,广东砖

下一篇:干摆

 
 
更多>猜你喜欢古建筑百科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