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建筑中,尤其是木质的门窗,都怕日晒和雨雪。为了保护这些构件,古代工匠都把屋顶四周的出檐尽可能地伸出,有些建筑都有三四米远。在明清时期这种深远的出檐甚至带上了“天界”的意寓。
斗拱作为中国古建中的伟大创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但是斗拱的制作安装是极其复杂的。而事实上,只需要一根木材就可撑起屋檐,因此在各地大多数建筑上不用斗拱,而用简单的撑木。这样就产生了撑拱。
一根直的木料显得僵硬,于是将他们做成弯曲的弧形,总体上显得更加柔和。这种弧形撑拱都把拱线朝外,在结构上更有利于把上面的重量传递到柱子上,由多组曲线组成的外形,也使整体富于变化。 对撑拱表面的装饰有繁有简,简单的是在撑木上雕刻各种花纹,植物组成的卷草纹居多。
“撑工”怀疑是“撑拱”笔误。
撑拱是中国古典建筑构件的专业术语,又称“雀替”,撑拱在江南某些地方俗称为“牛腿”,北方地区又叫“马腿”,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撑拱是在檐柱外侧用以支撑挑檐檩或挑檐枋的斜撑构件,其上部是由柱子伸出的挑枋承托挑檐檩或挑檐枋。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
撑拱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形状造型和艺术风格的演变。明初期撑拱仅仅是一根较细窄的能够支撑斜木的棍、杆形状,只在棍、杆上稍微雕凿一些竹节、花鸟、松树之类非常简练的浅雕。明中期的撑拱演变成倒挂龙形。到了清代,撑拱又改为斜木形。直到民国初期,因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冲击,撑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明朝中叶以前,撑拱上是没有雕花的,最多就是几道浅凹线。其后的古建筑中多以卷草、灵芝、竹、云或鸟兽、戏曲人物等纹样雕刻在撑拱上,增加了外檐的装饰效果。
撑拱的艺术风格同样经历了多次演变。明代崇尚线条流畅简练、风格粗犷的纹饰。清中期变得繁琐,精雕细凿,流行“密不透风”的建筑风尚。到民国时,受西方雕塑艺术的影响,提倡透视、写实、比例等美术理念,撑拱也出现“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