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日期:2016-02-29     浏览:20     标签:
核心提示: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一)、斗拱的组成

    斗拱在结构上由四种部件组成。

     1、拱。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弓形构件。

     2、翘。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45度或60度夹角的弓形构件。其形式与拱相同,唯放置方向不同。

     3、昂。昂在唐、宋时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这是真昂。明清时昂的结构作用下降,常常仅起装饰作用。其形式为将翘向外的一端特别加长,并斜向下垂(或斜向上挑出)。

     4、斗与升。斗与升都是斗形的立方块。位于拱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拱或拱与枋之间着,清代叫。位于翘或昂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翘昂,或包括横拱之间者,叫做。斗和升除位置不同外,在全部设有横拱的斗拱中,升上只承托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拱或枋一种构件,所以只开一面口,叫做顺身口;而斗拱则承托相交的拱与翘昂,所以斗上开的是十字口

   (二)、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斗拱在建筑物上所处的部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1)、外檐斗拱。主要包括五种。

A、柱头斗拱。直接座于柱头上。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位于角柱上。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在明清时期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位于平座下面,用于支撑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主要包括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2、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拱所处的结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介绍。

A、正心拱。凡是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面向外一面向里。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放拱垫板。所以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其它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凡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2)、按拱的长短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瓜拱最短,厢拱次之,万拱最长。这是清代的规定。瓜拱和万拱常相叠并用,瓜拱在下,万拱在上,瓜拱托着万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的瓜拱叫做正心瓜拱(宋代称泥道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万拱叫做正心万拱。位于单材拱位置上的瓜拱和万拱,分别叫做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又可以分为外拽瓜拱外拽万拱里拽瓜拱里拽万拱

厢拱总是安放在最上层翘或昂两端,外拽厢拱承托挑檐枋,里拽厢拱承托天花枋。在正心拱位置不会出现厢拱,所以厢拱没有正心和单材之别。

瓜拱、万拱、厢拱是清代的名称。在宋代瓜拱称瓜子拱,万拱称慢拱,厢拱称令拱

  3)、拱的各部分名称。

在拱的中间部位有与翘、昂或要头相交的卯口。拱的两端有承托升的分位。在升与卯口之间,拱向下弯曲的位置叫做拱眼。拱的两端下面曲卷处叫弯拱。弯拱的曲度在清代《营造法式》里有瓜四万三厢五的规定,使拱弯分成几小段直线,以便制作。

3、翘、昂的分类与斗拱出跳

1)、翘与昂的分类

A、翘。凡是向内、外出跳的拱清代叫做,宋代称华拱。宋代把出跳叫做,每出一跳叫做一抄。例如双抄即出华拱两跳。

C、昂。昂也是斗拱向外出跳的构件,只是形式与翘不同,昂头部伸出特别长。

1)、下昂。下昂是向下倾斜的构件。下昂的作用在于使斗拱出挑长度和华拱相同时,减低斗拱抬升高度。这样可使屋檐伸出较深远时,斗拱不至于抬升过高。

2)、上昂。上昂是斗拱向外上方斜出的构件。它可以在斗拱挑出长度与华拱相同时,增加斗拱高度。

2)、斗拱出跳

    翘(华拱)或昂每向内或向外挑出一层,宋叫一跳,清叫一踩;每升高一层,宋叫一铺。以正心拱为中,每向内、外出跳一层,清代又叫做一拽架

按宋代和清代的规定,斗拱向内外各出一跳,宋叫四铺作,清叫三踩;出两跳,宋叫五铺作,清叫五踩;出三跳,宋叫六铺作,清叫七踩;出四跳,宋叫七铺作,清叫九踩;出五跳,宋叫八铺作,清叫十一踩

宋代斗拱出跳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即N(铺作数)=X(出跳数)+3(长数项)。

  清代斗拱出跳的踩数是指一攒斗拱中横拱的道数。清式斗拱每拽架都设有横拱,所以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位上的正心拱枋,即为每攒的踩数。唐宋时期,里外拽斗拱上常有不设横拱的做法。这种做法叫做偷心造。而里外拽上设横拱的做法做计心造

 宋代对斗拱的表示方法为几铺作几抄几昂。如五铺作单抄单下昂七铺作双抄双下昂等。清代对斗拱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如五踩单翘单昂七踩单翘重昂等。最简单的斗拱为不出跳者,分别有一斗三升等形式。

  无论一攒斗拱出几跳,在最里、最外两跳上只有一层厢拱(令拱)。外拽厢拱上托着挑檐枋,挑檐枋上座着挑檐桁;里拽厢拱上托着天花枋。其余各踩都只有两层拱,瓜拱在下,万拱在上。万拱之上,就是枋子。在正心的叫正心枋,在里、外拽位置上的叫拽枋(宋称罗汉枋)。无论踩数多少,正心万拱以上就用层层的枋子叠上,一直到正心桁下。

3)、翘昂的构造做法

  以清式五踩单翘单昂平身科斗拱为例。翘与拱的做法完全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昂向外伸出一端为昂嘴。向里挑出一端或曲卷如翘,或者做成菊花头霸王拳一类的雕饰。在最上层翘昂的上面,还有两层与翘昂平行的构件。下面的叫耍头,上面的叫撑头。耍头里外两端均外露,外端往往做成蚂蚱头,里端做成六分头。撑头外端不露出,抵住挑檐枋;后尾露出刻座麻叶头

4、斗和升的分类及各分部名称

   1)、斗和升的分类。

A、大斗。汉代称,宋代叫栌斗,清代也叫坐斗。它位于全攒斗拱的最下层,直接座在柱头或额枋、或平板枋(普拍枋)之上。大斗上承托正心瓜拱及头翘或头昂。所以,全攒斗拱的重量都集中在大斗上。

B、三才生。宋代叫散斗。它位于里外拽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拱或枋子。

C、槽升子。宋代叫齐心斗。它位于正心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正心拱或正心枋

D、十八斗。宋代叫交互斗。它位于翘或昂的两端,托着上一层翘或昂及与之相交的拱。

2)、斗与升各分部名称。

A、斗口。大斗和十八斗上,都开有装设翘昂的槽口,称做斗口。清代把平身科斗拱大斗的斗口作为权衡大式大木建筑各部件的基本单位。

B、斗耳。斗口两侧突起的部分。

C、斗腰。斗耳下面的垂直部分。宋代叫做斗平

D、斗底。斗腰下面的倾斜部分。宋代称斗欹。宋代规定:斗耳、斗平、斗欹的高度比为424


古建交流交易群:143623678

上一篇: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建筑是什么样

下一篇:柱的“收分”与“卷杀”

 
 
更多>猜你喜欢古建筑百科


服务热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