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现场施工监理。
2.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监理需另参见专门的技术文件。
3. 本细则依照“监理准备”、“监理作业一般方法”以及“监理要点及技术资料”三部分内容,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编制,但其中“监理作业一般方法”因为具有通用性,所以集中列在本说明中。
4. 本细则所列出的技术要求为一般监理内容,有需要详细了解时可进一步参考下列资料:
1》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CECS40:92《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3》 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4》 JGJ/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5》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6》 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7》 GB50214-2001《组合钢模技术规范》。
附件: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现场施工监理作业一般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现场施工监理作业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1. 审查承包单位各项报表。
2. 通过例行会议检查承包单位对工程的准备、实施等有关情况,提出监理建议,跟踪验证存在问题的解决结果。
3. 根据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现场巡检,必要时做测量抽检。
4. 浇筑混凝土时进行旁站监理,并监督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5. 以监理日记记录施工过程发生的重要情况。
6. 收集并及时处理有关资料。
A.模板工程
一. 监理准备
1. 熟悉图纸资料、技术文件和规范、规程。
2. 检查承包单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制度)、质量保证措施、人员机具配置、安全管理等。
3. 检查与模板工程相关预留、预埋(公用工程专业)是否作了配合准备。
二.监理要点及技术资料
1. 模板用材料
1.1与模板、支模有关的材料、配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满足施工、振捣的技术要求。
1.2模板材料应保持表面光滑、外形平直,能够保证浇捣混凝土的质量及外形尺寸。
1.3木模板不允许使用腐朽、裂纹严重的材料;对承重材料其木节、髓心等应加以限制。
1.4对组合钢模板,宜检查其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以及使用年限、修复记录;对外表突鼓变形、锈蚀严重的,应限制使用。
2. 模板安装
2.1模板工程要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支好后应稳固,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且不影响其他部位和后续施工。
2.2模板的支承受力应安全、合理:
a.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b.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c.当层高大于5米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
2.3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大于4米的梁、板,起拱宜为1/1000~3/1000。
2.4模板接缝应严密,以防止漏浆。
2.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油质类等隔离剂。注意防止隔离剂玷污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
2.6检查与支模相关的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7使用钢模时,在其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V低压电,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措施;钢模板在高处时应有防雷措施。
2.8安装好后,模板的尺寸误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见下表:
附表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轴线位置 |
5 |
钢尺检查 | |
底模上表面标高 |
±5 |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 |
截面内部尺寸 |
基础 |
±10 |
钢尺检查 |
桩、墙、梁 |
+4 ,-5 |
钢尺检查 | |
层高垂直 |
全高≤5m |
6 |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全高>5m |
8 |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
2 |
钢尺检查 | |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
5 |
2m靠尺或塞尺检查 |
附表2 钢模板施工组装质量标准
项目 |
允许偏差(㎜) |
两块模板之间拼接缝隙 |
≤2 |
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 |
≤2 |
组装模板面平整度 |
≤4(用2m长平尺检查) |
组装模板面的长宽尺寸 |
+4 ,-5 |
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 |
≤7(≤对角线长度的1/1000) |
附表3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 | |
预埋钢板中心位置 |
3 | |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位置 |
3 | |
插筋 |
中心线位置 |
5 |
外露长度 |
+10 , 0 | |
预埋螺栓 |
中心线位置 |
2 |
外露长度 |
+10 , 0 | |
预留洞 |
中心线位置 |
10 |
截面内部尺寸 |
+10 , 0 |
3. 拆模
3.1拆模时混凝土达到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侧模、预留孔洞内模: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b.底模:达到下表所需的混凝土强度。
附表4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结构类型 |
结构跨度(m) |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梁、拱、壳 |
≤8 |
≥75 |
>8 |
≥100 | |
悬臂构件 |
-- |
≥100 |
3.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按设计规定要求拆模;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可按:侧模应在张拉预应力前拆除,底模应在预应力建立后拆除。
B.钢筋工程
一.监理准备
1. 熟悉有关图纸、技术资料、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2. 查核钢筋材料进场检验的有关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焊条、焊剂的合格证。
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已进行报验。
5. 检查有关操作人员的上岗证。
二.监理要点及技术资料
1.钢筋加工
1.1钢筋的品种、级别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变更、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1. 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局部曲折,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 3工后其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表
项目 |
允许偏差(㎜) |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
±10 |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
±20 |
箍筋内净尺寸 |
±5 |
1.4钢筋的弯折、弯钩、箍筋弯钩的弯折半径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2.钢筋焊接
2.1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2.3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柱端部的箍筋加密区内。
2.4钢筋焊接接头相互的错开应符合有关规定。
2.5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焊接:
a.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交差点必须焊接;
b.焊接网片单向/双向受力时,受力主筋与与两端/四端各两根锚固横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其余相交点可间隔焊接。
c.焊接网和焊接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焊接网和焊接骨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
项目 |
允许偏差(㎜) | |
网的长、宽 |
±10 | |
网眼尺寸 |
±10 | |
骨架的宽及高 |
±5 | |
骨架的长 |
±10 | |
箍筋间距 |
±10 | |
受力钢筋 |
间距 |
±10 |
排距 |
±5 |
3.钢筋绑扎与安装
3.1钢筋的绑轧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的交差点应用铁丝扎牢;
b.板和墙的钢筋网,靠近外围两排钢筋的全部交差点全部扎牢,其余交差点在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的前提下可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c.梁、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位置应沿纵向错开放置。
d.柱竖向钢筋搭接时,其弯钩平面宜向内朝向柱截面的几何形心。
3.2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搭接段两端及中间应绑扎。
3.3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及下表规定: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
环境与条件 |
构件名称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
低于C25 |
C25、C30 |
高于C30 | ||
室内正常环境 |
板、墙、壳 |
15 | ||
梁、柱 |
25 | |||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
板、墙、壳 |
35 |
25 |
15 |
梁、柱 |
45 |
35 |
25 | |
有垫层 |
基础 |
35 | ||
无垫层 |
70 |
3.4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间隔、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控制见下表:
钢筋位置偏差允许值表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绑扎钢筋网 |
长、宽 |
±10 |
钢尺检查 | |
网眼尺寸 |
±20 |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 ||
绑扎钢筋骨架 |
长 |
±10 |
钢尺检查 | |
宽、高 |
±5 |
钢尺检查 | ||
受力钢筋 |
间距 |
±10 |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 |
排距 |
±5 | |||
保护层厚度 |
基础
|
±10 |
钢尺检查 | |
梁、柱 |
±5 |
钢尺检查 | ||
板、墙、壳 |
±3 |
钢尺检查 | ||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
±20 |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 ||
钢筋弯起点位置 |
±20 |
钢尺检查 | ||
预埋件 |
中心线位置 |
5 |
钢尺检查 | |
水平高差 |
+3 , 0 |
钢尺和塞尺检查 |
3.5对基础、柱变截面部位、主梁、转换层和其他重点部位由加强检查,提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验证其纠正效果。
4.试验及记录
4.1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出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2焊接件的试验取样按下表要求进行。
项目 |
分批数量 |
取样方法 |
焊接骨架和网片 |
同型制品<200件为一批 |
焊接抗拉:在焊口两端各留15㎝
点焊抗拉:长度为15d |
闪光对焊 |
同一班组、焊工、同焊接参数<200件为一批,一周内连续作业可累计计算 | |
电弧焊接头 |
工厂条件,同类接头<300个为一批 | |
电渣压力焊接头 |
同类接头<300个为一批 | |
预埋件T型接头 |
同类成品<300个为一批 |
4.3钢筋工程要保留钢筋、焊条、焊剂等材料的合格证,检验和复检试验报告,检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质量评定记录等资料。
C.混凝土工程
一.监理准备
1. 熟悉有关图纸、技术资料、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2. 检查承包单位在混凝土浇灌前的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1》 检查水泥、沙石料、拟用的掺合剂、外加剂的准备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2》 是否已通过试验取得混凝土的配合比,有抗冻、抗渗等特殊要求者是否已得到满足。
3》 了解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浇灌顺序、养护的准备措施。
4》 了解搅拌设备、运输或泵送设备、震捣设备的配置及道路、脚手架的准备情况。
5》 模板内杂物应清除、缝隙孔洞应堵严,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6》 检查钢筋、预埋件、预留洞是否符合要求。
3. 据以上检查情况,签署混凝土浇灌令。
二.监理要点及技术资料
1.混凝土拌制
1.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不得大于允许规定。
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偏差允许值控制表
材料名称 |
允许偏差% |
水泥、混合料 |
±2 |
粗、细骨料 |
±3 |
水、外加剂 |
±2 |
1.2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下表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规定表(秒)
混凝土塌落度(㎜) |
搅拌机类型 |
搅拌机出料量(t) | ||
<250 |
250~500 |
>500 | ||
≤30 |
强制式 |
60 |
90 |
120 |
自落式 |
90 |
120 |
150 | |
>30 |
强制式 |
60 |
60 |
90 |
自落式 |
90 |
90 |
120 |
2.混凝土运输和浇筑
2.1混凝土搅拌后应尽快远至浇筑地点,浇筑时应有规定的塌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2.2混凝土从搅拌好到浇筑完的延续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下表规定,采用外加剂或用快硬水泥时应按试验确定。
混凝土从搅拌好到浇筑完的延续时间控制表(min)
混凝土等级 |
气温 | |
不高于25℃ |
高于25℃ | |
不高于C30 |
120 |
90 |
高于C30 |
90 |
60 |
2.3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连续泵送,防止空气混入。停歇超过45分钟,应以压力水冲洗管道。
2.4竖向构件浇筑前,应在低部先铺50~100㎜厚同成分砂浆。混凝土浇筑的自由落下高度不应大于2m,否则应采用窜筒或溜管。
2.5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应符合下表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控制表(㎜)
捣实混凝土的方法 |
浇筑层的厚度 | |
插入式振捣 |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的1.25倍 | |
表面振动 |
200 | |
人工捣固 |
基础、无筋或少筋混凝土 |
250 |
梁、板、柱 |
200 | |
配筋密列的结构 |
150 | |
轻骨料混凝土 |
插入式振捣 |
300 |
表面振动(振动时需加荷) |
200 |
2.6混凝土浇筑不宜间歇,必须间歇时,不得超过下表规定,采用外加剂或用快硬水泥时应按试验确定。
混凝土运输、浇筑、间歇的允许时间控制表(min)
混凝土等级 |
气温 | |
不高于25℃ |
高于25℃ | |
不高于C30 |
210 |
180 |
高于C30 |
180 |
150 |
2.7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沉落为宜。
2.8浇筑中应注意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洞的情况,如有变形、移位,应及时处理。
2.9大体积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浇筑,均匀上升,浇筑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28℃(表面以下50~100㎜处)。
2.10设置应预先做好计划。留缝原则及重要部位的留缝应经监理方审核。
2.1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应不小于1.2N/mm2;接缝处应清除软弱部分并冲洗干净,铺一层水泥浆后再浇筑。
3.混凝土的养护
3.1对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内覆盖和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天(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时为14天),期间应保持湿润状态。
3.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差,设计无要求时,温差不宜大于25℃。
3.3混凝土强度未达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4.混凝土试件取样
4.1现浇混凝土应取试样:
a. 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取样不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 ,取样不少于一次;
d.每一现浇楼层同标号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e.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标号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f.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3个)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 2混凝土试件尺寸
混凝土试件尺寸及强度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 |
试件尺寸(㎜) |
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
≤31.5 |
100×100×100 |
0.95 |
≤40 |
150×150×150 |
1.00 |
≤63 |
200×200×200 |
1.05 |
5. 检查
5.1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表
项目 |
允许偏差(㎜) | ||||
轴线位置 |
基础 |
15 | |||
独立基础 |
10 | ||||
墙、柱、梁 |
8 | ||||
剪力墙 |
5 | ||||
垂直度 |
层间 |
≤5m |
8 | ||
>5m |
10 | ||||
全高 |
H/1000且≤30 | ||||
标高 |
层高 |
±10 | |||
全高 |
±30 | ||||
截面尺寸 |
+8,-5 | ||||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
8 | ||||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
预埋件 |
10 | |||
预埋螺栓 |
5 | ||||
预埋管 |
5 | ||||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
15 | ||||
电梯井 |
井筒长宽定位中心线 |
+20,0 | |||
井筒长宽垂直度 |
H/1000且≤30 | ||||
5.2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表
项目 |
允许偏差(㎜) | |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
20 | |
不同平面的标高 |
0,-20 | |
平面外形尺寸 |
±20 | |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
0,-20 | |
凹穴尺寸 |
+20,0 | |
平面水平度(包括安装设备的地平) |
每米5、全长10 | |
垂直度 |
每米5、全长10 | |
预埋地脚螺栓 |
标高(顶端) |
+20,0 |
中心距(顶、底部测量2次) |
±2 | |
预埋地脚螺栓孔 |
中心位置 |
10 |
深度 |
+20,0 | |
孔壁铅垂度 |
10 | |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
标高 |
+20,0 |
中心位置 |
5 | |
带槽的锚板与混凝土面的平整度 |
5 | |
带螺纹孔的锚板与混凝土面的平整度 |
2 |
6. 3对混凝土的外观缺陷按下表检查判定,并予以记录。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
现象 |
严重缺陷 |
一般缺陷 |
露筋 |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
蜂窝 |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
孔洞 |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
夹渣 |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
疏松 |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
裂缝 |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裂缝 |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
连接部位缺陷 |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
外形缺陷 |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
外表缺陷 |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
6.混凝土工程施工应按要求填写好相关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