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村群是一个总体布局严谨完整,各类型建筑系统全面完备,个体建筑质量优良,与自然和谐结合,保存情况良好的典型的南方农村聚落。位于武义县城西南20公里,占地3.4公顷。
俞源村群 - 群历史
俞源村历史清楚,始建于南宋,至明嘉靖年间文风鼎盛,清乾隆以后因经商而致富,曾出进士、举人六十八名。明代苏平仲为此村撰文四篇,均收入《四库全书》。 . 群建设史也清楚有证。现存元代石拱桥两座,明代宗祠及住宅十二座,清代宗祠、庙宇、戏台、住宅(大型住宅四座,最大的有二百五十八间)、公益建筑(义仓、养老轩、公厅)、文化教育建筑(私塾、书院、书馆)、商业服务业建筑(日杂商店、药店、客栈、花纸店、香烛店等)和手工业作坊(糟坊、染坊、水碓等)等共四十四座。只有一座大宅被日寇焚毁,两座中型住宅失火,两处作坊被拆除。俞源群的建筑类型丰富,个体建筑形制富有创造性,木雕、小木作装修、壁画、卵石工艺等俱都精美。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
俞源村群 - 俞源村群保护规划
武义俞源村群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俞源太极星象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中国民俗文化村”。俞源古村落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所设置,现尚存宋、元、明、清多达1072间,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有“俞氏宗祠”、“家训阁”、“六峰书馆”、“洞主庙”等,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进一步加大保护和整治资金的争取力度。由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方案的法定审批程序和周期较长,加上俞源村群的保护尚未形成诸如兰溪诸葛村这样的良性循环等,根据保护规划的要求,俞源群要严格按照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及其管理规定实施管理。制定相应的文物建筑保护和展示方案,加强文物本体保护特别是加大濒危文物的抢救修缮力度。在有效保护和展示俞源村传统村落格局和环境景观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把俞源村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居住为一体,历史遗存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历史文化古村落。
俞源村群 - 俞源村
. 属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全乡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降,西南部属中低山区,北东部为丘岗与溪谷相间地形。与桃溪镇界上的白岩头尖,海拔1098米,为境内高点,呈“九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认定这里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时与当地人通婚,至今已第30代。现在2000多人口大多姓俞,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俞源乡具有国家级保护单位群的俞源太极星象村名噪全国。俞源太极星象村位于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俞源古村落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设置的村落。俞源名胜古迹甚多,有始建于南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墓,村口有600余年古树林,尤为突出的是保存完好的大面积明、清。俞源明、清朝出过进士,举人、秀才等293人,现存俞源古诗百余首,宋濂、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与俞源有着不解之缘,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神秘的古村落,抹不去600余年的封尘,走进俞源犹如走入历史的迷宫。省级风景名胜区清风寨、“十里画廊”刘秀垄、樊岭脚的文昌阁都在木乡境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位于俞源村的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有许多保护较好的古屋、屋檐、柱梁等雕刻优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俞源太极星象村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名胜古迹众多,现存1072间3.4万平方米。古屋、古桥保存完好,木雕、、石雕精美,巧夺天工。始建于南宋的洞主庙,是远近闻名的圆梦胜地。村口设一占地达8公顷的巨型太极图,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密切融合,是古生态文化的经典遗存,是考察、观光、游览的首选之地。俞源古村落始建于南宋,明嘉靖年间为鼎盛时期,至清乾隆、道光时期再度兴盛。古村现存宋、元、明、清53处,其中一级保护36处。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古林、小桥流水形成一副美丽的画卷,俞源村各类旅游设施齐全,有酒店、旅馆、超市及多座农家乐,现为重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名俗文化村、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俞源村群 - 乡村风貌
俞源村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村落,这个村的太极星象等神秘文化遗存不断被发现,引发了国内外专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俞源村距武义县城20公里,现有农户700多户,2000多人口,是目前全国较大的俞姓氏聚居地。据《俞氏宗谱》记载,明清两代,该村出过尚书、大夫、进士、抚台、知县、举人等260人,村人读书成风,历代书香不绝。有人说走进俞源就如进入人类历史文明的大观园,它的一砖一石都极富人文色彩,每一条古巷、每一幢古宅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俞源村群 - 博大精深的民居建筑
据初步统计,俞源村古代民居395栋,构成了50多座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占地约三万四千平方米。从单体看,许多建筑结构合理、科学,而且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精深楼,又称九间头,清道光时所建,此屋有九道门之多,层层设门是为了防盗,其中第七道门下还设有暗道机关,盗贼误入就会掉入陷阱而束手就擒。这幢民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幢房屋的石雕、、木雕均精雕细刻。不仅如此,木雕的内容也相当独特,白菜、扁豆、丝瓜等蔬菜以及小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动物、昆虫均成为雕刻的主题,体现出主人效法自然、悠闲自得的田园山水般的人文情调。
俞源村群 - 神秘奇特的村落布局
俞源古村落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注意,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完整的古村形态和丰富的古代民居建筑以外,神秘的太极文化现象和按星象布局的村落规划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俞源村四面环山,发源自九龙山的溪流横穿整个村庄,与另一条小溪汇合折向村庄的北豁口,这条溪流为全村的人居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以前四周山岗上全都是苍苍郁郁的大树,位于东南部的九龙山更是森林茂密,巨形太极图就处在村北豁口的田野里。站在村前的山岗从高处俯瞰,但见穿林而过的溪流在北豁口呈“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溪流与周围的山沿在村口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S”形溪流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的界线,把田野分成太极两仪。溪东阴鱼古树参天,鱼眼是一池圆形小塘;溪西阴鱼则稻谷金黄,鱼眼处高山田畈,种着旱地作物。经村民用仪器测量,太极图直径为320米,面积达120亩。 .
俞源村群 - 村落人文
俞源明、清两朝出过进士、举人、秀才等293人;现存写俞源的古诗百余首。宋谦、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与俞源有着不解之缘,明翰林院士苏平仲撰写的俞源皆山楼记被载入《四库全书》,有关俞源的许多故事被编入《二刻拍案惊奇》和《中国情史》。俞源曾出过画有、书法家、医术家。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俞源村还有许多不解之谜,自刘伯温为俞源改溪设太极河之后,600余年来未发生过一次洪灾;“商坐楼”边有口井称“气象井”,天晴水清见底,井水变浑浊定要下雨;“声远堂”沿口桁条上九条木雕鲤鱼会随气候变化而变色;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是“圆梦节”,这天心降喜雨,即使大旱年头也不例外。
俞源村群 - 主要建筑
俞源名胜古迹甚多,有始建于南宋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全村共有1072间,占地3.4万平方米,有民居、宗祠、店铺、庙宇、书馆等。
俞源村群 - 建筑特色
体量大,做工精致,墙上壁画保存完好,木雕、、石雕精细,巧夺天工,将功能与艺术,实用与美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 并与建筑主体结构完美地融合起来,独具江南风格。许多建筑结构合理、科学,而且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精深楼,又称九间头,清道光时所建,此屋有九道门之多,层层设门是为了防盗,其中第七道门下还设有暗道机关,盗贼误入就会掉入陷阱而束手就擒。这幢民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幢房屋的石雕、、木雕均精雕细刻。不仅如此,木雕的内容也相当独特,白菜、扁豆、丝瓜等蔬菜以及小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动物、昆虫均成为雕刻的主题,体现出主人效法自然、悠闲自得的田园山水般的人文情调。“双溪九陇环而抱,云可耕兮月可钓,翠草凝香黄犊肥,银波弄影金鱼跳……”这首明朝进士俞俊写的“俞源八景歌”就是对俞源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神秘的俞源古村落,抹不去600余年的封尘,走进俞源犹如走入历史的谜宫。俞源至于至今保存完整的声远堂、万寿堂、精深楼、俞氏宗祠等一大批堂、楼、厅、阁、院、馆、祠、庙内的木雕和石刻等,更是做工精细、风格各异,令人赞叹!
俞源村群 - 俞氏宗祠
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是俞涞的四个儿子为其所建,原称"孝思庵",后被兵毁,重建后改为宗祠。据说,俞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 . (清两朝俞源出过尚书、抚台、知县、进士、举人260余人),是因为俞氏宗祠恰好坐落于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四星所组成的七星"斗魁"之内,而"魁星"又称为文昌星。虽然我对星象之术一窍不通,但对文昌星即文运昌盛之意之说还是略知一二的。"天上星、地上祠、福佑人",地显天象,天、地、人合一,也许这就是俞源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之奥妙所在。俞氏宗祠还有个极富诗意的堂号,曰流水堂,此名为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演化而来。俞氏宗祠,分三进二院,共51间,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规模隆重,气势宽宏。不管是正厅、中厅或寝堂及两侧的庑厢、廊房均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犹如天成。站在湿漉漉的天井里,环视宗祠:厅堂轩敞,廊柱挺拔,屋梁稳重,三雕精美绝伦。虽然由鹅卵石组成的图案,已被岁月的青苔所遮盖,而失去了往日的那份精美和巧夺天工,但饱经沧桑的飞檐、牛腿、门雀及众多由名人名家所题写的匾额,却依然在述说着俞氏家族曾经的辉煌,特别是古戏台对面正厅中央那块由明宰相严讷赠送"壬林堂"大匾,更是把俞氏家族的当年的声望和地位刻画得淋漓尽致。
俞源村群 - 特色木雕
俞源民宅最主要的特色是极其繁杂的木刻装饰。一般而言,古村落大多以宗祠装饰最复杂,而在俞源,几乎各个大宅都有大量木雕,显示了以经商致富的大家气派。梁、柱、门、窗、牛腿、斗拱,只要有木结构,就必有雕刻,题材从花草鱼虫到人物、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保存也十分完整,没什么破坏,是浙江罕见的天然木雕博物馆。会随天气而变色的鱼、两面看起来图案不同的雕花透窗、指甲盖大小的太极阴阳图等等神奇雕刻也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对于样式比较雷同的住宅外貌而言,其内部才是真正的千变万化。
俞源村群 - 历史伟人
俞源人津津乐道地传诵着有关刘伯温的传奇故事。传奇之一是“七星神塘”。相传刘伯温为俞源村设计了七口水塘,分别位于村内的上菜园、大菜园、六峰堂、水碓塘边、下田、上泉、下泉。村里的老年人说这七口塘是神塘,填塘肯定要招来灾祸。20世纪40年代初,外出谋生的村民俞祖芳回故宅定居,在修缮房屋时,俞祖芳不听老人的劝阻,决意要填掉紧靠房屋的一口水塘,结果正屋山墙突然倒塌,俞祖芳这才感到七星神塘的神秘力量,重又把塘挖了出来,从此完好至今。1997年,村民俞步升经过大量的调查与勘察,发现七口塘按北斗七星阵排列,从而揭开了七星神塘的神秘面纱。 为了纪念这位曾经给俞源人带来希望和憧憬的历史伟人,凭吊他的历史功绩,村民在俞源村口茂密的古树林里修建了伯温草堂。在伯温草堂里,沏一杯茶或者抽一袋烟,细细地品味昨天、前天发生在古村里的故事,当然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
俞源村群 - 古村建筑典范
俞源村,属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新近发现明、清竟有395幢之多,超过有“中国第一古村”之称的江西乐安流坑村。该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群和精致的木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而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开放近两年多来,已有英、美、法、德、日、奥地利等十三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慕名而来。据《俞氏宗谱》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的村庄布局建造的。
俞源村群 - 宗祠
俞源的俞氏宗祠为我所到过的浙江最大的宗祠。三进两院,院落占地面积很大,打篮球踢足球都不成问题。第一进照例有装饰精美的戏台,同别的宗祠略有不同的是,俞氏宗祠第一个院落两侧有精致的两层楼房,并同通道门和二进大堂的边墙围成一个小院,怎么看都象是小巧独立的住宅。俞氏宗祠的大门装饰倒并不多,一字排开的房间,不似郭洞、诸葛、芙蓉等山村的宗祠好看,但一走到里面,这“处州第一祠”的气派还真有些惊人。
俞源村群 - 村落布局和水系
俞源的规划是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所制订,村里人为此曾做过大量考证调查工作。俞源位于典型的山区,平地狭小局促,全村以一条山溪水为水源。刘基的规划最主要的工作是将山溪改直为曲,呈阴阳图中的“S”形蜿蜒在村中流过,同时在村子周围的山坡上大面积植树,这样就能涵养水源、减少旱涝灾害,村口布置八卦田。相比平原和丘陵地区,俞源的水系并不复杂,除了一道山溪外,主要还布置了七个水塘作补充,七口塘按北斗七星布局,公共建筑则位于周围,如俞氏宗祠位于斗口,洞主庙位于斗尾。由于其独特的村落布局,许多旅游介绍只称俞源为太极星象村,不过真到了这里,其布局也只能了解个大概。
俞源村群 - 古宅
俞源村的古宅是浙江中部和东部的样式,院落宽敞开放,不似徽州民宅那般紧凑。其典型样式也是三进两院,前厅后宅,围墙高大有封火墙。俞源的古宅保存状况十分好,其村子后半部分(北斗的斗柄)是成片的老宅,几乎没有现代的房屋,让人惊叹。由于俞源村历史上曾是商业重镇,因此这些古宅相对比较豪华气派,现在每个大院子都住了数家人家,因此也不再有大门,可以出入自由。
俞源村群 - 俞源村: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经典遗存
俞源村坐落于浙江省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设计的古村落,是全国最大的俞氏家族聚居之地,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村。俞源村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经典遗存,是“罕见的地上天体星象奇观”。俞源村在1999年被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促进会列为中国民俗文化村,2001年俞源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由国家建设部、文物局联合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俞源群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俞源村史上海世博会指定的长三角23个旅游体验之旅示范点之一,俞源村俞凤书法家以“古村落中的书香门第”被选为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6户“最浙江”家庭。 .
俞源村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格局,村内现存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达1072间,占地3.4万平方米。形态多样,商铺、药店、家训阁、读书馆、绣花楼、养老轩、宗祠、寺庙等,三雕精致,明清壁画精美完好,是华东地区建筑体系最完整的古村落。村口占地120亩的巨型太极图堪称全国之最,直径一厘米的微雕太极图是木雕中的精品,村内现共发现各类太极图案造型多达401个,配以“七星塘”、“七星井”按天体星象布局的古村落充满神秘色彩,留有许多不解之谜。俞源村保存下来的明清群与传统的村落格局和生态环境,凝聚着俞源先民在村落选址、规划建设和生产生活中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俞源村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浙西地区明清一民国时期村落发展的一个缩影。俞源村清晰的发展脉络和独特的村落形态,也为研究中国宗法制度下的农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保护和研究这一文化遗产和历史现象,可以分析总结出一些古村落发展演变的规律,对这一地区明清一民国时期古村落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实物遗存之外,俞源村还保留有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风民俗和文化艺术遗产,其中较为著名的传统民俗活动有“擎台阁”、迎龙灯、圆梦节等。与俞源村发展和乡居生活相伴而生的各种民风民俗、传统文娱活动和文艺作品,是研究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对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精华具有重要的作用。
俞源村群 - 装饰与装修
俞源村的建筑装修,大致有木雕、石雕、和彩画几种。石雕和不很多,一般比较简单,工匠师傅来自温州泰顺。木雕大多是东阳师傅做的,也有泰顺师傅,很精致华丽。丰富的彩画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大多由漆匠绘制,也有专业的工匠。可惜因为不容易保存,彩画现在多已经剥落褪蚀,残损得很厉害了。
俞源村群 - 砖石雕
石雕很少,主要用在柱础上,其次是旗杆石和大宗祠的抱鼓石。天井沟里也有小小的雕花石板卡住,是在庆典的时候承架木板所用的,架木板为的是防人多事杂会有人不慎踏空把脚落在沟里受伤。 .
雕刻的柱础用在大型住宅的大厅里和宗祠、庙宇的厅堂里。都很简洁,但也分等级。中榀两棵前檐柱的柱础最重要,鼓形的,只在上沿刻一圈卷草形花边。础下有一块覆盆式石质。中央四棵金柱的重要性次之,柱础也是鼓形的,上下沿刻鼓钉一圈。下面也有石质。其余各柱也有石质,鼓形柱础上下沿只刻一道线。
住宅的柱础,明末和清初的,为花盆形,即上部大约四分之一的高度的轮廓为凹圆形,而下部为凸圆形。稍晚一些都改为鼓形,起初最大直径在正中,后来改到偏上,最大直径上移后艺术造型更丰富一些。
最华丽的一块石雕是井心石,即天井正中的一块方形石块,上面通常作高浮雕的动物和花卉。不过并不是每户的天井中都有。天井以中央为最低,井心石上有剔透孔洞,雨水从孔洞漏入地下暗沟,与天井四周明沟下的暗沟相会和,曲折流出户外。这块井石药在整幢房子造好之后,由德高望重的族中老辈来安放。
比石雕多一些,主要位置在住宅正面的旁门上,形成眉檐。通常有两排砖牙子,仿木构的椽头。上面有一皮挑砖,它两端各有一只鳌鱼,正中则有一只花盆,都是很精致的。
六峰堂正面的照墙正中,用贴砖砌了一座三开间的牌坊立面。明间开正门,门上匾额“丕振家声”。它完全仿木结构,有柱有梁有枋,还有斗栱、呈方、椽头,柱子上甚至用浅浮雕仿彩画的箍头卡子。墙体下部勒脚装饰着几条水纹的带。整个做工很严整很严整。这种贴砖牌坊式门头在俞源不很多,还有“南极星辉”等几个。旁门也用砖门头,有两层牙子和瓦檐,不过斗栱和饰带式彩画的。照墙向院内的一面,在乾隆末年以前,常见用砖做仿木牌坊,以后便多用彩画在粉墙上画出牌楼。
俞源村群 - 彩画
丰富的彩画是武义、宣平乡土建筑的一个特色。彩画集中在住宅照墙向院落的一面。墙面以白粉为底。
简单一点的,彩画只在照墙上缘形成一个装饰带,分成若干段落,每段一幅画,题材很广泛,有花卉,有鱼鸟,也有故事人物场景。俞源多书法家,所以常有只写诗文的。上万春堂的照壁,正门门洞上“家声丕振”四个大字和两侧墙上的两篇短文,出自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俞锦云之手,他的书法名震一时。这面照壁彩画的构图已经趋向建筑化,在照墙的上部画垂莲柱、雀替等分划画幅,形同挂落。 .
比较复杂的,是在照墙上画三开间木牌坊,柱梁斗栱,一应俱全。这是乾隆年代以后用来取代以前贴砖的仿木牌坊的。因为彩绘远比贴砖自由,所以更重装饰性,不像砖的那样严谨逼真。而且细节也多,柱子上端披锦袱、挂玉璧,枋子上开盒子面故事人物,如姜太公渭滨垂钓、刘晨阮肇入天台、烂柯山观棋等等。一切仿木构件上都有图案花纹,不留空白。柱梁斗栱基本的结构构件用黑色,小幅的画多用彩色,所以整体控制很脉络分明,构图稳定,不致杂乱。绘画的风格介于写意画和工笔画之间,一方面能和木结构的逻辑大体协调;一方面又有点自由活泼,不致单板。
彩画不耐久,日晒雨淋,大多剥落蚀褪,当年的辉煌已经见不到了。不过墙头檐下的彩画还有保留得比较完整的,据乡民说,当年用鸡蛋清罩过一遍,防水。大木作、小木作保持本色,而在白粉墙上作鲜艳的彩画,色彩的运用很精致。
俞源村群 - 地面
早期俞源的住宅和巷子,用细卵石铺地,很有装饰性,常组成简单的图案,以古老钱为多。卵石铺地所形成的纹理表质,粗中有细,刚中有柔,尤其在雨后,一颗颗石子圆润光泽,色彩缤纷,非常美观。清代初年的几幢住宅,卵石天井道现在已有300年左右,依然整齐如新,工艺的精细,十分惊人。传说当年挑选石子,要滚过两支竹筒,太大的、太小的都去掉,剩下来的大小几乎一律。嘉庆十年(1806)俞立酬在上宅造住宅的时候,到俞川河滩上选石子,一个人一天只选得了5斤,一直选到15里外的乌溪桥。
卵石天井和卵石路面的一大优点是不存积水,雨水从石子缝隙落下很快。乡人们说,这种地面“通地气”,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大概是因为工艺要求太高,所以清代中叶以后渐渐被石板地取代。有些住宅,院门的台明上也满铺卵石。